第(3/3)页 与此同时,罗格·多恩面对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帝皇的意志如同无可抗拒的神谕,但具体执行起来,却要穿过帝国官僚机构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荆棘林。 尽管陈瑜建议缓步慢行,多恩也同意需要谨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容忍无休止的争论和阳奉阴违。 他不是罗伯特·基里曼,不擅长,也不屑于在政治泥潭中慢慢博弈、寻求共识。 他的方式更直接,更符合他“帝国之拳”之主的身份。 在召集了相关高领主议会成员、火星代表以及导航者家族代言人的会议上,多恩没有进行任何开场白,直接宣告了帝皇的旨意,以及将首先在月级巡洋舰上进行技术整合测试的决定。 预料之中的反对声音立刻响起。 导航者代表激烈地陈述着他们家族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火星代表则质疑技术的来源、可靠性,以及由谁主导整合工作;部分高领主则担忧这会对帝国经济、军事结构造成的连锁冲击。 多恩听着,面容如同花岗岩雕刻,没有任何波澜。 直到嘈杂的争论声稍微平息,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重量,压过了整个会场:“我召集你们,不是来听取反对意见。帝皇的意志已经下达。这不是讨论,而是通知。” 他环视在场每一个人,目光锐利如刀。 “帝国只能有一个意志,那就是帝皇的意志。任何阻碍、拖延或试图扭曲这一意志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帝国的背叛。”他没有提高声调,但话语中的寒意让空气几乎凝固,“理解它,接受它,然后思考如何执行它。这是我给予你们唯一的选择。” 他没有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会议在一种压抑和恐惧的气氛中结束。 多恩不需要政治妥协,他用绝对的力量和不容置疑的忠诚,强行统一着步调。 他知道这会在暗处积累不满,但在帝皇沉睡、帝国百废待兴的此刻,他坚信铁腕的秩序远比无休止的内耗更有价值。 他的任务,就是为陈瑜的技术方案,扫清最直接的政治障碍,哪怕手段粗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