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技术演示被安排在伽马部界铸造神殿深处的一间经过特殊屏蔽的验证室内。 这里的空气经过循环净化,带着金属冷却液和臭氧的混合气味,墙壁由厚重的合金铸造,表面布满数据接口和监测探头,确保内部任何能量波动和信号传输都会被精确记录和分析。 验证室中央,那台被严密保护的曲速引擎核心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反重力悬浮平台上,周围连接着数十条粗细不一的数据缆线和能量导管,另一端连接着火星方面提供的庞大分析阵列。 没有客套的言辞,演示在绝对的专注中开始。 首席大贤者发出一串简短的二进制指令,验证平台随即启动。 环绕在周围的技术神甫们立即开始操作各自的控制终端,整个空间顿时充满了伺服系统运转的低鸣。 陈瑜站在平台旁,机械身躯通过数据接口直接接入测试阵列。 光学镜头的红光稳定地扫过实时反馈的数据流。 他没有亲自操作设备,而是通过高速二进制数据流与主持测试的技术神甫保持同步,确保每个测试环节都严格遵循预定程序。 第一项是基础能量场共振测试。 随着能量导管发出低沉的嗡鸣,引擎核心表面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几何纹路,周围空气似乎产生了轻微的扭曲,就像透过晃动的热浪观察物体。 监测探头立即捕捉到这一现象,大量数据开始涌入分析阵列。 “场效应稳定,符合理论预测。”负责监测的技术神甫汇报道,他的发声器传出短促的电流杂音。 紧接着进行的是时空曲率干涉测试。 随着更高强度的能量注入,引擎核心周围的几何纹路骤然明亮,形成一个稳定的低强度场域,将核心完全包裹。 验证室内精密的引力计和时空测量仪开始显示读数波动,清晰地表明局部空间结构确实受到了可测量的扰动。 “曲率干涉读数确认,扰动等级德尔塔三,与预期吻合。”另一位神甫报告时,声音中带着技术验证通过时特有的满意频率。 整个演示过程严谨而高效,体现了机械教特有的精确性。 虽然在封闭的验证室内不可能进行实际的超光速测试,但这一系列精密实验已经充分证明了曲速引擎原理的可行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