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瑜静立一旁,猩红的光学镜头冷静地记录着每一次“交流”的细节,以及随之而来的设计图修改方向。 他内部逻辑核心评估着这种奇特方式的效率,最终得出结论:尽管形式原始,但这种结合了物理说服与技术论证的模式,在这种多方利益交织、且极度崇尚实用主义的机械教环境中,反而能高效地推动设计趋于“最优解”。 在这片叮当作响的争吵与“辩论”声中,月级巡洋舰曲速引擎版的最终设计方案,正以一种匪夷所思却又符合机械教底层逻辑的方式,被迅速地打磨、完善。 —— 最终,在经历无数次数据交锋与颇具机械教特色的“物理论证”后,这艘融合了各方智慧的改良型月级巡洋舰设计蓝图,终于在吵吵嚷嚷与合作妥协中正式确立。 它汲取了涅克萨姆的结构强化理念、格瑞亚的能量系统冗余设计、卢修斯的精密控制系统接口、火星的经典布局优化以及其他铸造世界的独到之处,其综合性能相较于原版月级巡洋舰已然脱胎换骨,堪称一次全面的技术飞跃。 鉴于其改动程度之大,性能提升之显著,火星方面适时提议,不应再将其视为月级巡洋舰的简单改型,而应正式确立为一个全新的舰船级别,这也将是新框架体系下,由多方共同参与、火星审核通过的第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产许可。 关于这个新级别的命名权,各方在经过一番短暂而友好的交流(主要是意识到继续争论下去可能又需要启动“研讨实践区”)后,一致同意将这个荣誉交给陈瑜——这位技术的带来者与新秩序的关键推动者。 陈瑜的机械身躯立于投影着最终设计图的屏幕前,猩红的光学镜头扫过那凝聚了无数争论与“实践”成果的线条。 他没有过多犹豫,平静地给出了他的名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