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各方有意无意的“关照“下,陈瑜这艘正在进行脱胎换骨改造的座舰,获得了远超标准新月级的资源倾斜和技术投入。 它不再仅仅是一艘具备曲速航行能力的巡洋舰,更是各方展示自身技术实力与合作诚意的舞台。 涅克萨姆的贡献尤为关键,他们并未提供基础材料,而是将其最引以为傲的技术结晶——经过陈瑜早期逻辑核心启发而优化升级的新型沉思者阵列与自主决策辅助系统——深度整合进了战舰的指挥核心。 这套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战舰的智能化程度,使其能够在复杂战况下进行更高效的战术分析和自主应对。 格瑞亚不仅兑现了能量核心与护盾的承诺,更是额外加装了一套高效的能量分配网络,使得整艘舰船的能量冗余度与瞬时输出能力远超设计指标。 卢修斯则精雕细琢了其传感器阵列和指挥链路,其信息处理速度与精度甚至逼近了某些小型机械方舟的水平。 火星方面也毫不吝啬,开放了其珍贵的舰船组件库。 他们为这艘特殊的铸造舰安装了最新型号的舰载小型煅炉,使其具备了正常铸造世界相同的生产能力;一套规格极高的多功能生物实验室被整合进科研模块,其设备精度足以进行基因层面的分析研究;一套折迭式小型船坞,展开后可以对巡洋舰级别以下舰船进行维修,结合陈瑜掌握的分子重组技术,甚至造船也不是不行。 此外,还有来自火星秘藏的古老导航仪器、经过优化的推进器阵列等等,诸多细节都彰显着火星的“厚待“。 而最引人注目的“赠礼”,则来自黄泉八号铸造世界的代表。 他们利用珍贵的黑石材料,亲自为陈瑜打造了一个位于舰船核心区域的、高度屏蔽的灵能隔离室。 这个特殊的舱室主要用于安全拘禁与研究可能捕获的灵能者个体,或是安全存放那些具有强烈亚空间共鸣的危险遗物,其特有的反灵能属性确保了舰船内部不会因这类“危险样本”而受到污染或侵蚀。 当最后一组外部装甲板完成焊接抛光,最后一条主干能量线路接通测试,这艘凝聚了多方心血的特殊新月级铸造舰,终于在火星的巨型船坞中宣告完工。 它静静地悬浮在船坞的固定力场中,流线型的舰体比标准新月级更加厚重、威严,装甲接缝处闪烁着经过特殊处理的暗哑光泽,诸多非标准的传感器凸起和武器平台巧妙地融入整体设计,使其在优雅中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