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等离子反应堆完成最终调试、“物质复制系统”技术蓝图完成交接后,陈瑜将工作重心转向了两名学徒的实践考核验收。 他首先来到分配给大卫使用的医疗室。 空气中飘散着消毒液与营养基液的混合气味,各类精密医疗设备在墙角静静待命。 维生舱内,葛洛莉亚·马丁内斯平静地躺着,曾经苍白的脸庞恢复了健康的光泽,胸脯随着平稳的呼吸轻轻起伏。 大卫站在维生舱旁,虽然眉眼间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轻松了许多。 见到陈瑜步入,他立即端正站姿,双手递上记录着完整治疗过程的数据板。 “贤者大人,治疗已全部完成。”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母亲的神经系统损伤完全修复,受损器官功能通过诱导性基因表达和靶向纳米修复剂已恢复正常。所有生理指标都在安全阈值内。” 陈瑜接过数据板,光学传感器迅速读取着上面记录的详细数据。 治疗记录显示,大卫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先通过精细的神经突触重塑修复基础功能,再运用夜之城本地先进的义体医疗技术替换了严重受损的脊椎骨骼,最后辅以温和的基因诱导疗法,激活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 整个治疗过程中,大卫展现出了超越普通学徒的专业素养。 他灵活地将机械教的系统生物知识与本地义体技术相结合,不拘泥于单一理论体系,始终以治疗效果为导向。 虽然某些环节显得过于谨慎,甚至有些繁琐,但这种严谨的态度确保了整个治疗过程的风险可控,最终完美达成了预期目标。 “治疗记录完整,操作流程规范,最终效果符合预期。”陈瑜的合成音平稳地宣布评估结果,“考核通过。你证明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水准。” 大卫深深吸气,郑重地点头致意:“感谢您的指导,贤者大人。” 陈瑜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医疗室。 对他而言,这次治疗不仅是对大卫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帮助这个年轻人卸下了心中最沉重的负担。 从此,大卫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后续的学习。 随后,陈瑜来到工坊的测试区域。 露西正守候在一台结构坚实的四足机兵旁。 这台约一点五米高的机械造物采用反关节设计,四条机械腿保证了在各种地形上的稳定性。 躯干两侧各配备一挺12重机枪,前方的传感器阵列闪烁着待机状态的微光,整体设计透露出实用至上的理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