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培育在特制的人工子宫中进行。 营养基液的成分经过严格计算,确保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那些被植入的“锚点”能够与机体同步生长、融合,成为其生命基础的一部分,而非外来的植入物。 陈瑜的机械身躯每日会有数小时静立于培育舱前,猩红的光学镜头锁定着内部缓慢成形的生命体征。 同时,他庞大的处理核心也在持续运行着复杂的模拟程序,推演着连接建立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潜在的失控风险。 第一个孕育单元在第十七日出现了预期内的共振反馈。 监测仪器捕捉到了胚胎脑波活动与陈瑜自身处理核心运行频率之间,产生了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谐波共鸣。 这证明纠缠锚点正在生效。 陈瑜冷静地记录下这一数据点。 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 胚胎的顺利发育、出生后的意识萌芽、以及最终链接的稳定性,都还是未知数。 他正在触及的,是生命创造与意识连接的禁忌领域,远比制造一台战争机器或催化一种新生命形态更为复杂和危险。 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制造出一个不受控制的、甚至可能反噬自身的“影子”。 但他评估后认为,这项研究的潜在收益,足以匹配其风险。 若能成功,他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扩展与执行效率。 他注视着培育舱中那团逐渐具有人形的生命组织,内部逻辑核心平静无波。 这并非出于情感,而是纯粹基于效率与必要性的计算。 “分身”项目,在绝对的理性与谨慎中,悄然推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