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完成所有系统的最终校验后,陈瑜伫立在“永恒寻知号”生物实验室的主控台前。 多面显示屏上同时呈现着从悬浮研究站传回的实时数据流:湖水温度梯度曲线平稳起伏,化学成分分析图表规律刷新,微生物群落分布热图不断变化,还有那刚刚激活的创世粒子辐射强度读数稳定维持在预设值。 “高级生命引导实验,启动。” 指令下达的瞬间,悬浮研究站底部的投放单元开始平稳运行。 无形的创世粒子流以精确控制的流量持续注入下方波光粼粼的湖面,如同进行着一场精心设计的灌溉。 与此同时,部署在湖泊各处的传感器网络同步启动了新一轮全时段监测,开始记录这个独特生态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悬浮研究站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持续稳定运行。 这段时期,陈瑜将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投入到对湖泊生态系统的观测中。通过“永恒寻知号”生物实验室的监控系统,他密切关注着每一组传回的数据变化。 创世粒子的微量投放很快显现出预期效果。 传感器传回的连续数据显示,湖泊中的生命演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 在实验进行到第二个月末时,高分辨率显微观测系统首次捕捉到了多细胞生物出现的明确迹象。 初始阶段只是简单的细胞聚集现象,随后这些细胞团逐渐发展出初步的功能分化。 待到第三个月中旬,监测系统已经能够稳定追踪到数种成型的多细胞生物形态。 这些生物体仍处于相当原始的演化阶段,体型微小,结构简单,但已经展现出与单细胞生物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 其中部分种类发展出了基础的运动能力,能够在水中进行有方向的移动;另一些则形成了固定的群体结构,细胞之间出现了明确的功能分工。 陈瑜以机械教特有的严谨态度,详细记录着每一个演化节点。 他特别着重分析这些原始多细胞生物对创世粒子辐射的响应规律,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序列变异数据,试图建立创世粒子影响生命形态发展的量化模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