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串联(六更)-《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第(2/3)页

    庞大的信息流在他的处理核心中被归纳、分类,并与他已有的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知识体系进行交叉比对与融合。

    理论模型的建立已然完成,但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

    然而,帝国法律与机械教内部法规对直接制造克隆人存在明确的限制与敏感地带,至少在公开层面,大规模的人体克隆是绝对的禁忌。

    陈瑜迅速评估了现状:直接使用基因熔炉培育完整克隆个体风险过高,但将新获得的技术原理应用于对现有生物体的基因层面“优化”,则存在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且更符合循序渐进的科研准则。

    他的目光转向了那三十名自愿参与实验的候选者。

    他们此刻正被安置在“永恒寻知号”生物实验区的特定监护单元内,作为宝贵的实验资源被严格管理。

    这些个体经过了涅克罗蒙达的严格筛选,其基因基础、身体素质和精神韧性都远超常人,是进行初步基因调制干预的理想载体。

    陈瑜决定,将这三十人作为验证克隆织锦部分技术可行性的第一轮实验对象。

    目标并非创造颠覆性的新物种,而是进行精密的、可控的基因层面“微调”。

    实验的核心目标被清晰地界定出来。

    首要目标在于优化受体与帝国之拳基因种子之间的生物相容性。

    通过预先调整候选者的基因表达谱,旨在消除潜在的排斥反应,为后续可能进行的、更为激进的新型基因种子植入测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步进行的是对基础生理机能的系统性强化。调制程序将精确作用于骨骼基质、肌肉纤维结构、能量代谢路径及免疫应答效率。

    其目的是塑造出远超凡人极限的体魄,使这些候选者在接受改造前,其身体状态就已无限接近阿斯塔特修士的基准门槛。

    最为关键且谨慎的尝试,则在于对灵能领域的初步涉足。

    陈瑜计划引入“屏障科技”的底层原理,进行一次极其精微的基因干预。

    这并非旨在创造真正的灵能者,而是期望在受体的亚空间投影上,植入一个极其微弱、高度惰性的“接收器”基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