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9章 视察国棉十七厂,安置房规划。-《四合院:我一天签到一吨粮食》


    第(2/3)页

    “行。”

    ......

    半个小时后操场上,五千多名职工们陆续聚集,期待的目光聚焦在苏宇身上。

    “同志们,大家好。我来自国防部,从京城来魔都视察。”

    “这位是黄浦区的苏区长。”

    “现在黄浦区,想要进行拆迁。招商引资,联系了港岛的房地产企业,来到黄浦区投资建造安置房小区......”

    苏宇娓娓道来,言简意赅的讲清楚。

    卫轩走上舞台,手里拿着有线话筒:“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新上任的黄浦区区长,刚才首长的话,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实地走访调查,征求大多数职工的意见。”

    “你们愿不愿意搬迁?”卫轩大声询问。

    这个时候,下面有女工开始大喊“苏区长!我们安置房怎么算?是按照家庭每一户的人口算?要不要自己贴钱?”

    “是啊,苏区长。我觉得还是按照工龄来算?”

    “放屁。我觉得还是要按照,人头来计算。”

    卫轩早就胸有成竹,拿起话筒:“大家安静,安静一下。区里的规划已经出来。”

    “我们的规划是这样,工龄占50%.每户家庭户口本上面的人口占50%。”

    “这样既考虑了大家的贡献,也兼顾了家庭实际情况。”

    “我打个比方,一个女同志工作30年,工龄就是30年。”

    “一年工龄,可以获得1.5平方米。也就是45平方。”

    “这位女同志,户口本有五个人。”

    “每个人可以获得3平方米,也就是15平方。”

    卫轩娓娓道来,声音洪亮而坚定:“所以,她家最终能分到60平方米的安置房。这样既公平又合理。”

    “最重要的是,你们不用出一分钱。每家每户都可以领到1000块钱的安置费。”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知道,1000块钱安置费,在八十年代算是一笔巨款。

    职工们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和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有的男职工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挥舞着,大声叫好。

    有女职工则和身边的女工友紧紧拥抱在一起,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还有两个职工兴奋地跳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喊着“太好了,太好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职工,颤抖着双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我在这厂子里干了一辈子了,一直盼着能改善改善居住条件,没想到今天真的盼来了,感谢首长,感谢区长啊!”

    旁边一位年轻的女工也兴奋地接过话茬:“是啊,这安置房的分配方式太合理了,而且还有安置费,我们以后的日子有盼头啦!”

    苏宇看着职工们激动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同志们,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满。”

    卫轩也点了点头,补充道:“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这时,一位职工大声问道:“苏区长,那安置房什么时候能建好啊?”

    卫轩微笑着回答:“大家放心,我们已经在和港岛的房地产企业洽谈合作事宜了,一旦确定下来,就会在明年2月份开工建设,争取让大家早日住上新房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