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鉴定陨石(二)-《金牌寻宝人》
第(2/3)页
“哎!小李子!你怎么竟干扫兴的事儿呢?我那一对儿冰盏儿也算是打开门的老东西,一般人我还不让看呢!”
肖柏晨不干了,急赤白脸地说道:“这也是古文化,我给两位姑娘讲讲咱们老北京的老物件儿有什么不对的?碍你事儿了?”
“老肖!你讲你的,我不拦着,可我们今天是来干什么的?得把正事儿办完了,你再买弄啊!不然,我们不白来了。”
李道提醒着说道。
肖柏晨则不以为然地说道:“放心吧!耽误不了事儿。你们进门前我就联系好了,估摸着再有个十分八分就来了。趁这会儿没事儿,咱们闲聊一会儿呗。”
“行!行!行……聊,你尽情地聊。”
心里有数后,李道也不管他了,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酸梅汤。
见肖柏晨进屋了,李茜小声问李道:“李道!他说的唤头、冰盏儿都是什么呀?”
唐晓妍也支棱着耳朵等着李道解释。
“嗐!唤头啊,就是古时候街头流动的小商贩儿,或者是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用来招引顾客的各种响器。最典型的就是磨刀、理发用的那种一打嗡嗡响的。卖酸梅汤用的冰盏儿就像两个铜杯子,两下里一敲,叮叮响,挺好听的。待会儿你们就能看到。”
李道大致解释了一下,最后也很郑重地说:“不过,老肖说这是古文化是没错的。关于唤头,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宋代。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提到:‘其比为栉,栉,理发器也。’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唤头’这个词,但它表明在宋代已经有专门的理发工具存在了。”
正说着,就听到“叮”一声悠扬的脆响,接着就是肖柏晨字正腔圆的老北京吆喝声“酸梅汤,喝得嘴里凉嗖嗖。”
引得李茜和唐晓妍一阵欢笑。
“唱得好,有老北京的味儿!”
正在几人有说有笑地等着肖柏晨下面的表演,院门口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李道扭头看去,就见邓维卓和另一个老者一前一后走了进来。等他看清那老头的样貌时,脸上笑容马上僵住了。
“这不是昨天晚上在大柳树鬼市遇上的那个老徐头吗?他怎么和邓老一起来了。”
心里想着,李道赶紧起身,微躬身冲着邓维卓说道:“邓老!您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