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晚些时候,周卫民将改好的炉子和锅子送来,甚至还带来一板车蜂窝煤。 “这是去年烧剩下的,应该能用上一阵子。” 苏曼音很是满意。 这个周卫民是个实诚人,儿媳孙久玲更是实在。 孙久玲亲自先试用了一把炉子,并连夜教会苏曼音婆媳两人,如何加热馍,还有剁肉。 好在第一天没准备太多,就备了六十个馍。 买办法,肉太少了。 “小妈,要不弄点油渣土豆丝夹着吃咋样?” 孙久玲从旁建议道,“大花和小旭很喜欢拿馒头夹着吃呢。” “恩,奶奶,油渣土豆丝很香呢。” 苏曼音和秦晓月都很好奇,这油渣土豆丝是个什么东东。 孙久玲见状,便让丈夫回家,取点油渣和土豆来。 待食材凑齐,孙久玲便开始操作起来。 去皮、切丝、浸泡,猪油爆香蒜片、姜丝和辣椒,放入沥土豆丝翻炒、调味,最后撒上油渣出锅。 正在和大花小旭玩耍的秦晓月,一闻到这个香味儿,嗖地便拿着馍凑过来,顾不得苏曼音开口,便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 “呜呜,二嫂,这土豆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太香了,也太下饭了!” 她要了一口馍,又狠狠地夹了一筷子。 苏曼音笑骂她没出息,等自己尝过之后,也觉得十分惊艳。 “久玲啊,你被埋没了呀。” 苏曼音由衷地说,转头她看向周卫民,调侃道,“卫民,你眼光真好,找到这么好的媳妇儿。” 周卫民被夸得一脸红,“妈,久玲就是心眼儿太实。” “心眼儿实这是好事,说明人好。”苏曼音笑着说,“待人真诚是美德,不赞赏这个,难道还要赞赏小人行径?” 苏曼音一句话,解开了周卫民心底的疙瘩。 是啊,错的是那些心思复杂、处处算计的小人,他老婆心地善良、对人真诚才没错,一点都没错。 翌日一大早,孙久玲又过来帮忙。 “咦,大花和小旭呢?” 秦晓月见她一个人来,便关心问起孩子。 “卫民将他们带去纺织厂幼儿园了。” 孙久玲羞红了脸,笑着说,“卫民说,大花和小旭也不小了,也快上学年纪了,让他们先跟着去厂里幼儿园待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