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暗流与微光-《烈焰灼心》


    第(2/3)页

    “苏小姐,你好,我是林氏集团的谢艳玲。”谢艳玲起身,主动伸出手,笑容得体,语气不卑不亢。

    苏念之显然有些意外于对接人的年轻与气质,愣了一下才伸出手:“谢小姐,你好。”

    寒暄过后,切入正题。谢艳玲没有一上来就摆出收购者的高傲姿态,而是先从欣赏“初语”的设计理念开始,几句精准的点评,立刻让苏念之眼中闪过一丝遇到知音的亮光,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然而,当话题深入到财务数据和经营困境时,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苏念之对具体的成本控制、库存周转、营销投入产出比等数据含糊其辞,更多地强调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品牌情怀。

    “谢小姐,你不明白,‘初语’就像我的孩子,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心血,我不能让它沦为市场上流水线的快消品……”苏念之情绪有些激动。

    谢艳玲耐心地听着,没有打断。她能理解苏念之的不舍与挣扎,这何尝不像她曾经对那段感情的执念?但商业是残酷的,情怀不能当饭吃。

    “苏小姐,我理解您对‘初语’的感情。”待苏念之情绪稍平,谢艳玲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但正因为珍视,才更应该为它寻找一条能持续走下去的道路。林氏看中的,正是‘初语’独特的灵魂和设计语言。我们希望的,不是扼杀它,而是通过成熟的商业运作和渠道资源,让更多人看到并欣赏它的美,让这份心血能够真正产生价值,支撑您继续创作。”

    她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分析,条理清晰地向苏念之阐述了“初语”目前面临的真正困境并非缺乏知音,而是商业模式和资金链的硬伤。她甚至给出了几种可能的合作方案,包括全资收购、控股合资以及品牌授权合作,并简要分析了每种方案对苏念之创作自主权和品牌长远发展的利弊。

    她没有咄咄逼人,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同时给予了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她的专业、冷静和共情能力,让原本有些抗拒的苏念之逐渐陷入了沉思。

    会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结束时,苏念之的态度已经从一开始的防备,转变为愿意认真考虑林氏提出的合作可能性。

    “谢小姐,你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苏念之离开前,由衷地说了一句。

    送走苏念之,谢艳玲独自坐在咖啡馆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微微浸湿。刚才的每一分钟,她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神经紧绷。此刻放松下来,才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她做到了。在没有林镇钦在场的情况下,她独立完成了一次颇具挑战性的商业接洽。

    回到别墅,她立刻开始整理会谈纪要和分析报告,直到深夜。当她将一份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建议明确的报告通过邮件发给林镇钦后,才感觉彻底卸下了重担。

    第二天早餐时,林镇钦一如既往地沉默。直到用餐结束,他拿起餐巾擦了擦手,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感觉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