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自我的锋芒-《烈焰灼心》
第(2/3)页
然后,她将焦点拉回“素心”。
“我们看中的,不应该是‘素心’这个略显陈旧的外壳,而是它内核的价值——经过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验证的、有效的草本智慧,以及庞大的用户肌肤数据。”她的手指向屏幕上的数据模型,“如果我们能利用林氏的科技实力,将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应用,开发出能够精准匹配不同肌肤需求的‘智能’草本产品,我们抓住的将不仅是怀旧的客户,更是未来的市场。”
她甚至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分阶段的整合方案,以及一套粗略的风险控制和收益评估模型。虽然模型还很稚嫩,但逻辑清晰,显示了她深入的思考。
“当然,这需要投入,也有风险。但商业的本质就是管理风险,获取超额回报。如果我们只是将‘素心’作为一个普通品牌收入囊中,按部就班地运营,我们获得的只是平均,甚至低于平均的回报率。而如果我们敢于投入,进行战略性的升级,我们有可能打造出一个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独一无二的‘东方科技护肤’品牌。”
她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几位高管的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显然,她的数据和逻辑,以及那份敢于挑战“平均回报”的锐气,触动了他他们。
一直沉默的林镇钦,此刻终于开口。他没有看谢艳玲,而是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高管,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谢助理的方案,虽然有不够成熟之处,但方向,是对的。”
只这一句话,便瞬间改变了会议室内的力量对比。
他继续道:“林氏不能永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未来的竞争,在于对趋势的洞察和对核心价值的重塑能力。‘素心’项目,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深入论证。谢艳玲,”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直呼她的名字,“你来担任小组副组长,负责前期调研和方案细化。”
这个任命,无疑是在一众资深高管面前,给了谢艳玲极大的支持和权限。
会议结束后,几位高管面色各异地离开。谢艳玲收拾着资料,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刚才那番据理力争,耗尽了她极大的心力。
林镇钦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走到她身边,脚步微顿。
“今天表现,”他侧头看她,目光里是那种熟悉的评估,但似乎又多了点别的什么,“有点样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