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即在野外或特定路线上进行的长距离、高强度行军训练,核心目的是提升个人或团队的体能、耐力与协同作战能力。 且以负重行军、野外生存、战术演练等环节,综合考验参与者的生理极限与心理素质,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十里负重行军,同时应对复杂地形和突发任务。 对刘备而言,时间就生命。 该卷的时候,就不能懈怠。 在鲖阳城干坐十日等待鲍鸿和荀彧抵达,不是刘备的行事风格。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练兵亦是如此。 况且,在鲖阳城吃喝不愁。 不仅能足食饱餐,还能分到肉汤喝,若不努力训练,如何对得起黄琬的照顾? 等今后自行筹集粮草的时候,恨不得一粒米掰开吃,就没机会高强度训练了。 刚开始的时候刘备只是在鲖阳城外迂回,拉练到第四日的时候,刘备嫌弃吏兵紧迫感不足,遂将在鲖阳城外迂回改为径直前往葛陂黄巾营垒四十里处。 拉练效果,出奇的好! 由于距离葛陂黄巾营垒太近,众吏兵皆不敢疏忽大意。 若因疏忽大意而被葛陂黄巾打了个伏击,包括关羽、张飞、赵云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回去面壁自省! 然而刘备虽然开心了,但葛陂西北营垒中,号称飞天夜叉的黄巾渠帅何曼,却已被刘备的拉练气昏了头。 在何曼的认知中,将士应该随时保持充沛的战斗力,才能应对随时可能突发的厮杀。 似刘备这般,每日往返行军数十里的练兵之法,何曼闻所未闻! 更令何曼烦躁的是:刘备前三日还只在鲖阳城外迂回,第四日就跑到了葛陂西北营垒十里处。 吓得何曼以为是黄琬奇袭西北营垒,急请何仪、黄邵等渠帅相助。 结果还没等何仪、黄邵等人引兵到来,刘备又掉头回鲖阳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