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群东方人,好像不是在开玩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从清晨到正午,再到黄昏。 车间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除了机器的嗡鸣声、风扇的呼呼声,以及陆扬偶尔发出的简短指令,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那些本来想来看热闹的德国老师傅,没有一个离开。他们就那么站着,像雕塑一样,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块正在被缓慢研磨的镜片上。 王磊和老K站在角落里,同样一言不发。王磊的手心全是汗,他谈过上百亿的生意,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过。 他看着陆扬的背影,那个年轻人已经保持同一个姿势站了十多个小时。他的声音透过耳机线传出来,已经有了一点沙哑。 时差正在不断消耗着陆扬的精力。 当夜幕降临,研磨进入了最关键的精抛阶段。 “陆工,粗磨完成,平整度在百分之一毫米级别。现在进入曲率修正,需要调整转速和磨料配比。”耳机里,传来国内技术专家疲惫但兴奋的声音。 “收到。”陆扬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前甚至出现了一瞬间的重影。他打起精神,目光落在一旁的数据监测屏上。 “磨料换成三号氧化铈溶液,转速……” 陆扬的大脑一片空白。他连续十几个小时高度集中精神,现在实在是太累了,脑子里的那根弦一下子松了。 转速……那个术语是什么来着? 他记得那个参数,那个感觉,但那个精确的技术名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电话那头,国内的专家还在等着他的指令。车间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汉斯·穆勒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他知道,成败就在这最精细的环节。 陆扬嘴唇动了动,凭着本能含糊地对着话筒说: “把机床的转速……调到……调到喝啤酒的速度。” “……” 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耳机那头,国内的专家懵了,他拿着记录本的手僵在半空,颤抖地问道:“陆……陆工?您说什么速度?喝……喝啤酒?” 这个充满疑惑和惊恐的反问,通过没有完全隔音的耳机,隐约传了出来。 “噗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