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开始吧。” 随着他最后一声令下,老机器的声音又变了,变得更轻,更细,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轻轻地摩擦,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节奏。 最关键,也是最花时间的精细抛光,开始了。 之前的哄笑和嘲讽声早就没了。车间里的气氛,从看热闹变成了诡异的安静。 那些原本抱着胳膊看笑话的德国老师傅,不知不觉地已经围了上来。他们都不说话,只是伸长脖子,死死盯着那块正在被抛光的镜片。 他们的眼神,也变了好几次,从看不起,到惊讶,再到现在的凝重和不明白。 “他那个控温的办法,太乱来了,但……为什么这么管用?”一个年轻的德国技师,忍不住小声问他旁边的师傅。 那位老师傅没回答,只是皱着眉头。 他当然看得出来,用冰块和风扇来保持恒温,在他们这些正规技师看来,简直是瞎搞。可奇怪的是,对方通过那几个小小的传感器,和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数据,把这种瞎搞的办法,玩出了一种他们看不懂的水平。 机床温度只要有一点点变化,风扇的角度和冰块的数量就会马上调整,强行把温度压回去。 这已经不只是技术问题了。他们想的是怎么去适应热量带来的形变,可对方,从一开始就没给热量形变发生的机会。 汉斯·穆勒一言不发地站在最前面。 他的胳膊早就放了下来,那双总是带着挑剔的眼睛,现在一眨不眨地盯着陆扬的团队。 那几个东方来的年轻人,在陆扬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忙着。一个看数据,一个调风扇,一个换冰块。他们之间几乎不说话,全靠陆扬的命令和默契,组成了一个效率很高的团队。 他们额头上都是汗,但眼神都很冷静,动作也准,没有一点多余的。 那种专注的样子,让汉斯·穆勒觉得有点熟悉。 那是在莱卡最好的时候,他和他的父辈们,在打磨最好的镜头时,才有的状态。 时间,在安静中一点点过去。 二十个小时过去了。 国内已经是新的一天,韦茨拉尔的夜正深。 车间里,除了机器细微的摩擦声,就只剩下大家压着嗓子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站了一整天,没人觉得累,也没人想走。他们好像在等着一个奇迹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