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慢慢地,僵硬地转过身,看向了刚走进办公室的生产部长。 生产部长手里拿着一份刚出的生产报表,脸上还带着喜悦。 “厂长,好消息!我们优化了擀面流程,现在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理论峰值日产量,已经稳定在……” 他的话停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周建国那张惨白的脸。 “多……多少?”周建国声音发抖。 “五……五百公斤啊。”生产部长没明白过来,“这已经是现有设备和工艺的极限了,再高一克都不可能了!” 五百公斤。 军令是一千公斤。 差了整整一半。 “完了……” 生产部长手里的报表,“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 半小时后。 工厂最大的会议室里,气氛很沉重。 所有技术骨干和生产线负责人都到齐了。 周建国把那份写着“500公斤”的生产报表,和那个“1000公斤”的军令,并排放在会议桌上。 “同志们。” 周建国的声音很沙哑。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我们必须想办法把产量翻一倍,不然我们所有人,都得准备上军事法庭。”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这群人刚从军事法庭的刀口下逃出来,还没喘口气,麻烦又来了。 “这……这不可能啊!”生产部长第一个站了起来,满脸愁容,“厂长,设备的能力就在这儿!反应釜的容积是固定的,催化反应的时间不能缩短,提纯结晶的过程也快不了一秒!五百公斤,根本变不成一千公斤啊!” “那就再建一条生产线!”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急着说。 “放屁!”周建国直接骂了出来,“再建一条?从审批、设计、采购设备、施工、调试……一套流程走下来,最快要多久?半年!半年后,我们都不知道去哪了!” 这个办法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似乎是个没有解决办法的难题。 “或许……”一个负责反应釜的技术组长,犹豫地开口,“或许我们可以……强行增加反应釜的压力和温度?” “这能缩短反应时间,理论上……或许能提升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产量……” 他的话还没说完。 “你这是在找死!” 一直没说话的赵文博博士,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通红的眼睛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里带着惊恐。 “增加压力和温度?你知道零号催化剂的合成反应有多不稳定吗?我们现在的操作规程,是在无数次失败和教训上总结出来的安全底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