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邯郸城,武安府。 李牧面带微笑,送走魏国粮商。 看着马车渐行渐远。 长叹口气。 他好歹也是赵国大将军。 现在却要对商贾毕恭毕敬。 没办法,谁让他求人办事呢? 魏人粮商明说了。 五十布币一石粟米! 总共两万石粮食。 分十个月陆续送至邯郸。 大争之世,列国征伐频频。 粮食可是硬通货。 不论去哪都是战略物资。 能买到两万石就偷着乐吧。 他们可都是给公孙劫面子。 背后也都有公室支持。 谁也没想到公孙劫被废相驱逐。 “父亲,父亲……” “出大事了!” “怎么了?” 李弘气喘吁吁跑来。 抬手指向远处。 “造纸坊出事了!” “仓库里的纸遭了虫灾。” “纸张糜烂,已无法交货。” “什么?!” 李牧顿时大惊。 “备马,现在去造纸坊!” 当初是公孙劫搞出的造纸术。 利用破布头、渔网就能造纸。 而后推陈出新,持续改良。 麻、楮、竹都可造纸。 其中以竹纸品质最好。 靠着造纸术,赵国掀起革新。 各国也都愿意花费高价购买。 赵国也因此赚了不少钱。 现在纸已是邯郸的支柱产业。 产业链覆盖数千人。 每年赚的钱无法估量。 其实公孙劫能自个挣钱。 只要按规矩交关市税便可。 但他却无偿献给了赵国。 因为赵国贫穷。 连年战事,几乎掏空了家底。 公孙劫愿意舍弃个人利益。 只为赵国百姓! 可笑啊…… 这些人全都忘了! 以至于将这些事当做理所当然。 …… 李牧纵马疾驰。 沿着邯郸街道而行。 待出城后,便沿着河水向东而行。 很快就看到成片的茅屋映入眼帘。 这里就是赵国的造纸坊。 外人一律不得入内。 “见过武安君。” “先带我去看看。” 李牧皱着眉头。 跟在小吏身后而行。 小吏是边走边说,满脸无辜。 “建文君走后,相邦便令我们增产。” “主动降价,签了诸多契卷。” “我们是日夜赶工。” “今日就有文商来拿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