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让公孙劫上位有诸多好处。 甚至是变相的羞辱赵国! 以后更不会有人去赵国! 公孙劫好歹也曾是邯郸奇童。 还曾至稷下学习,为荀子高徒。 这时候的荀子可比后世学阀还狠。 稷下学宫更有着诸多弟子。 可公孙劫却在赵国受辱! 那他们还会去赵国吗? 不会的…… 他们很可能直接就来秦国了! 他们只会认为秦王政胸襟宽阔。 连敌国相邦都能予以高位! 那以后投秦的只会更多! 若某人在赵国混不下去,会如何? 是否会效仿公孙劫呢? 毕竟公孙劫都能谋得高位! 不必管深层次的原因。 对很多人而言就是个诱惑! 至于这些将领支持也很正常。 类似杨端和这类老将都很实在。 他们的确是攻打过赵国。 和赵国将领也是死敌。 可这不影响他们欣赏公孙劫。 公孙劫的能力没的说。 靠着公孙劫,让秦国多次止步不前。 凭借马镫马鞍,改变了战场格局! 让骑兵彻底进化为战场主力! 让他们很多人都吃过亏。 这些骑兵更是训练有素。 全都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虽然战线依旧在不断后退。 可这并非是公孙劫的错。 毕竟两国的国力太过悬殊。 能变成小输就算好的了! 昌平君缓缓闭上眸子。 苦笑着长叹口气。 还真是新人换旧人。 就算是他都无法反驳。 公孙劫的确是赵人。 更是赵国死敌。 可秦王越用他,好处越大。 借此更能证明秦王胸襟宽阔。 秦国也有着极高的包容度! 就舆论而言,绝对是好事。 至于能力? 公孙劫最不需要质疑的就是能力。 他一人就能抵得上五万魏武卒! 终于,秦王政缓步走下王位。 他径直朝着公孙劫走来。 “是以众议举贤为相,寡人以国事相托,君当自勉,勤谨奉上。望君,勿负国恩!” 言罢,他便抬手一拜。 拜相拜相,国君自当要行拜礼。 同样的,公孙劫也抬手回礼。 望着秦王,坚定无比。 “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以平生所学,报效秦人。助秦统一天下,成就霸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