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孙劫望着扶苏。 莫名想到自己遇到的各家名士。 他们其实往往都很片面。 有的就是为了杠而杠。 治国不是只有一条路。 民心当然重要。 可有时又不重要。 韩非说的不对。 不代表儒家这套就全对。 “你觉得民心重要是吧?” “难道不对吗?” “先生曾说攻城容易,攻心难。也提荀子之言,君为舟而民为水。” 扶苏是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 这是他这段时间的感悟。 也是公孙劫做的事。 难道有问题? “民心重要,要看如何取。” “百姓往往都是贪婪的。” “上书减赋,很多人也不满足。” “他们想的是没有田赋。” “难道你分文不取?” 公孙劫也是经历过才明白。 百姓吃不饱时,就想着填饱肚子。 吃饱饭后,想的可就多了…… 治国是很复杂的事。 有时就要舍弃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就需上位者调整平衡。 “那肯定不行……” 扶苏连连摇头。 真这么干,国将不国! “所以你要结合法家的利出一孔。” “你得施恩于民,收揽民心。” “又得把控尺度,令其臣服。” “恩威并重,方为王道!” “这也是所谓的儒皮法骨。” 三两句话是解释不清楚的。 真要说能整好几篇论文。 儒皮法骨这套在历史长河中都有。 秦国其实已经有这苗子。 秦王打着兴义军诛叛乱的旗帜。 对内则握着法家利剑,用以治民。 扶苏沉默不语。 也是在细细品味这段话。 他好像是懂了。 可又觉得自己没懂。 公孙劫则没再理会他。 而是拿起卷竹简翻阅。 从咸阳去上郡也要不少时间。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看看。 扶苏则看着公孙劫。 他先前其实有过不理解。 觉得秦王政不喜欢他。 总是忙于政务。 现在他才知治国有多难,就公孙劫说的儒皮法骨,就够他琢磨的。如果真的接触政务,怕是连觉都不用睡。 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秦王简单的一笔批注。 足以让无数人命运改变。 这需要背负多少责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