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秦的名义,为吏之道!-《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2/3)页

    这就给了很多机会。

    公孙劫面色如常。

    关内是秦国的基本盘。

    更是现在的政治中心!

    随着各地富户迁至,愈发难治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领,没有倒在敌人的飞矢下,却被金玉所腐蚀。他们转型至地方为吏后,忘了浴血奋战的荣光,眼中就剩下利益,完全不顾悬在头上的秦法!

    就拿骊邑仓吏来说,也曾是秦国锐士,参加过伐楚决战。左臂中了一箭后,却能咬着牙将箭支斩断,又连斩三甲首。

    李斯看着公孙劫,轻声道:“丞相,骊令汪陈和仓吏山终究是有军功爵傍身。此次判仓吏山死罪,是否过了些?有数名县吏为其求情,认为判罚过重。”

    “不重不足以正秦法!”公孙劫态度依旧很坚决,“本相杀他一个仓吏,是为救更多的秦吏。骊山皇陵、天子脚下,他们都敢贪腐谋私,若不将其正法,会有更多的秦吏走上这条路。他们是有军功傍身,但不意味着就能免死!”

    公孙劫也是叹息。

    这种事自古就有。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作为开国功臣,就要懂得明哲保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也都知道。但也有很多武将自诩有功于秦,也该好好享受。毕竟他们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这些?

    你公孙劫是大圣人。

    可为何拦着我们兄弟发财?

    贪点刑徒口粮有什么的?

    前面区别减赋,已让他们不满,现在又要处死仓吏山。仓吏山为人义气,有好几人都是被他背下战场的。

    战场上的袍泽情就是这样。

    也或者说他们都是同样的人。

    救仓吏山,就是在救他们自己。

    秦国爵位的确是能抵罪。

    但不代表着是免死金牌。

    当罪责过重,该杀还是杀。

    好比嫪毐死时,可还是彻侯。

    有用吗?

    该杀还是杀!

    赵高也有爵位傍身,昔日犯下死罪也同样没用。若非秦始皇给投了复活币,这家伙早死了。

    “昔日内史为南郡守,曾有几名老部下担任县吏。然而他们仗着灭韩军功,便在当地贪腐谋私鱼肉百姓。内史为此震怒,骑马走访南郡十二县,足迹遍布南郡每个角落,将这些人悉数缉拿严惩。”

    “而后撰写《为吏之道》,申明吏治。两年后,南郡大治。陛下盛赞内史,将《为吏之道》传至天下,言凡秦吏必读《为吏之道》!”

    公孙劫看着叶腾,轻声道:“本相还记得,为吏者有五善五失。精廉毋谤,为善;贱士而贵财,为失。又曰临财见利,不取苟富。这,不就是秦吏应该做的吗?他们在战场上皆是奋勇杀敌的好儿郎,可他们不该在为吏后知法犯法!”

    “丞相所言甚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