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下午两点,林默、高主任和秦老准时来到了京华大学行政楼的小会议室。 校长张文远已经在那里等候,旁边还坐着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学生工作处处长以及机械系、电子工程系化学系的几位负责人。 显然,学校对这次特殊的“招聘试点”给予了高度重视。 张校长是一位儒雅的长者,头发花白,戴着宽边眼镜,看到高育材和秦怀民,笑着起身迎接:“育材同志,怀民同志,欢迎欢迎!这位就是林默同学吧?” “嗯,有印象,去年机械系的高材生,毕业设计做得非常出色!”张校长记忆力很好,对林默这个优秀毕业生还有一些印象。 “张校长,您好!各位领导好!”林默恭敬地问好,不卑不亢。 落座后,高育材先开了口,简单说明了来意,并着重介绍了林默目前所在单位的性质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当听到林默在短短时间内主导完成了“红箭-1”这样的重要项目,并促使总部特批成立正团级研究所时,在座的校领导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正团级研究所,他们知道这其中的分量,绝不是一个普通毕业生能在基层轻易做到的。 更何况还是短短几个月内。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张校长连连点头,看着林默的目光充满了欣赏,“林默同学,哦不,现在应该叫林所长了。” “你能在艰苦的地方扎根,并在短时间内做出这样卓越的贡献,这不仅是你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京华大学的骄傲!” “证明了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真正经得起实践考验的!” “校长过奖了,是学校培养了我,也是在国家和部队的支持下,才有了点成绩。”林默谦虚地回应。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林默开始详细阐述红星研究所此次的招聘需求。 “张校长,各位领导,我们红星研究所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承担着多项前沿装备的研发任务。因此,我们对以下几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有着迫切的需求:” “第一,是电子大类。”林默目光扫过电子系的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具体包括雷达技术、通信工程、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方向。” “这是未来的科技领域发展方向。” “第二,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尤其是偏向含能材料、应用化学方向的。” 他看向化学系的领导,“研究所在这方面有持续深入的研究计划,需要扎实理论基础和一定创新思维的新鲜血液加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