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高升!【大章】-《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第(2/3)页

    王军局长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盖都跳了一下。他豁然起身,脸上充满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狂喜!

    “千里眼!顺风耳!信息节点!发现即摧毁!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他激动地在原地踱了两步,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颤抖,

    “林默!林默同志!你…你这一番话,简直是…是拨云见日啊!”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盯着林默,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年轻人:

    “不瞒你说,我最近看一些内部参考和外军动态,心里总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觉得未来的仗,不该是我们过去那种打法了!一味的追求口径,不一定能发挥原来的效果。”

    “时代在变化,战争的局势也在发生变化。”

    “‘信息化’这东西,分量会越来越重!”

    “今天听你这么一讲,用集成化,信息化这两个词一点拨,我…我全明白了!恍然大悟!”

    王军有些激动的说着:

    “你说得对!这绝对是未来装备建设,乃至军队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大方向!”

    他的情绪平复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光芒更加坚定,他坐回座位,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林默,你这些观点,价值巨大,不能只停留在我们俩的闲聊里,必须要发挥出价值。”

    “这样,你回去之后,尽快把这些思路,特别是关于集成化、信息化作战体系,以及无人机作为关键信息节点的构想,整理成一份详实的报告,不要怕超前,就把你刚才跟我说的,原原本本写出来!数据和例子尽可能充实。”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这份报告,由你主笔,形成初稿后,拿来给我。我仔细研读后,会以我们两人联名的方式,作为一份内部参考,直接递交到…能看到的部门!”

    “联名?内参?”林默心中一震。

    这意味着王军不仅要采纳他的观点,更是要用自己的政治声誉和影响力,为他这个年轻后辈的前瞻性想法背书。

    这份支持和信任,沉甸甸的!

    “王局长,这…”林默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

    “不必多说!”王军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这种关乎国防战略转型的想法,我王军既然听到了,就有责任让它被该听到的人听到!”

    “你的名字在前面,我的名字在后面,我们一起负责!出了问题,我跟你一起扛!但我相信,绝不会出问题,这只会对我们国家的国防现代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看着林默,眼中充满了期许和:“林默啊林默,我原本以为你只是个技术天才,搞经济有一套,没想到你在战略层面的眼光,竟然如此深远!”

    “好!很好!这份内参,我们必须写,必须尽快送上去!”

    “可惜啊,我在这省里的位置,能直接推动的事情有限,而且……”他顿了顿,透露了一个消息,“我可能很快也要调动工作了。”

    “哦?王局长要高升了?”林默适时问道。

    “不是高升,是回京。”王军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由于在宁北期间,特别是在支持你们红星厂转型和发展方面,算是做出了一点成绩,上面点了名,让我回去。不过不是回原来的装备部,是去国防战略部,参与一些政策研究工作。”

    国防战略部!

    林默心中一动,这是一个更接近决策核心的部门。

    “恭喜王局!这是更能发挥您才干的位置。”林默由衷地说道。

    “哪里,是责任更重了。”王军摆摆手,随即真诚地看着林默:

    “林默,以后有机会到京城,一定要来找我!我们接着聊!你的这些想法,非常重要,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引起重视。”

    “一定!感谢王局赏识。”林默点头应。能与一位在国防战略部门,且对信息化有认同感的领导建立联系,对红星厂未来的发展还是非常好处的。

    就在王军调令下达的同时,省国防工办系统也迎来了一系列人事变动。

    原省国防工办主任刘向前,因领导有力,特别是在支持和监管红星厂等单位的创新项目中表现出色,正式升任省工业局局长,接替了王军的部分职责。

    而更让林默感到高兴的是,宁市国防工办主任赵建国,被提拔为省国防工办主任!

    当天晚上,林默接到了赵建国亲自打来的电话,声音一如既往地洪亮,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罕见的,近乎哽咽的沙哑。

    “林默!小子!晚上有空没有?不准说没空!我……我请你吃饭!”电话那头,赵建国的语气不容置疑。

    林默笑了:“赵主任,您高升,应该我给您庆贺才对。”

    “少来这套!地点我定好了,就在解放路那边的一家老字号,国营第一食堂二楼小包间!”

    “六点半,准时到!就我们俩!”赵建国说完,也不等林默再客套,直接挂了电话。

    傍晚六点半,林默准时来到了国营食堂。

    二楼的小包间里,赵建国已经在了,桌上没有铺张,只摆了几样精致的下酒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