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夜里,小一小二常常捧着书本去敲于成的门,于成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惑。 日子久了,两人便直接舍了于管事,改口喊起了师傅。 李元其瞧在眼里,一日晚饭时,端着碗打趣:“既然都叫师傅了,那不得按规矩,行个束修之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第二天,小一竟真的拉着小二,两人捧着一个布包,恭恭敬敬地递到于成面前。 布包里,是他们兄弟俩辛辛苦苦攒下的二两月例银子。 “师傅,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小一的脸涨得通红,眼神却无比坚定。 于成大惊失色,连连摆手推辞。可两个少年犟得很,非要他收下不可。 最后,还是李元其笑着出来打圆场:“小于啊,这是孩子们的心意,你就收下吧。为人师表,总不能让弟子寒了心。” 于成拗不过,只得收下。 然而次日,他便用这二两银子,外加自己贴补了一些,给小一小二一人买了一套崭新的笔墨纸砚,外加好几本蒙学书籍,郑重地交到他们手上。 “钱我收了,但为师之道,在于传道受业。你们用心学,便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看着后院里这温馨的一幕,李元其心中暖意融融。 只是,他的目光扫过日渐拥挤的前堂,又看了看只有三间房的后院,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原本选定这里的时候,还没有想到会逐渐扩大规模,这店开了有段时间了,客人也越来越多了。 铺子和后院连在一起,虽是方便,可随着生意越来越火爆,地方,终究是太小了。 无论是仓储、待客还是居住,都已捉襟见肘。 是时候,该换个更大的地方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