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一些年我到处行走,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叶真随意的一句话让孔子眼眸大发光芒。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好!好!好!”孔子听到了叶真这一句话,不由得拍手叫好。 叶真是现代人,这一些名人名言对于叶真来说是信手拈来。 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孔子来说。 春秋时期还是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这明朝董其昌的话,孔子当然是没有听过。 “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琴牢你所说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孔子仔细琢磨叶真这短短一句话。 叶真也没有想到,孔子居然会如此入神。 “你和我的其余弟子都不一样,琴牢。” “恐怕,你是仅次于颜回,不,有可能是比颜回更加了不起。”孔子赞扬着叶真。 看叶真也是越来越顺眼。 有这样一名学生,孔子怎么会不开心呢? 孔子和叶真两人交流完了之后,从树林里出来了。 其实这样的师徒交流,很经常发生。 “老师。”子贡向孔子作揖道:“弟子想过了,现在唯一可以解决的办法就是我去到楚国,劝说楚国的国君出兵来解救我们。” 孔子颇为满意的听着子贡的提议,“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子贡低头道:“老师,请你再忍耐几天,我必定会劝说楚国出兵的。” 子贡袖子一甩,就立马离开了这里。 这就是孔子想要得到的效果。 看看自己的弟子在这样的绝境和困境当中,到底会做出怎么样的抉择。 会爆发出来怎么样的潜力。 “颜回大师兄回来了!” “大师兄回来了吗?” “大师兄找到食物了吗!” 颜回,日后的十哲之首,也是孔子一生之中最喜欢的弟子。 也是孔子最为满意的弟子。 要说孔子称赞哪个学生最多,那必然是颜回了。 并且颜回是孔子所有的学生里,唯二可以封圣的存在。 被日后的大家称为复圣。 另外一名,同样是十哲之一的曾子。 曾子被称为宗圣。 所以孔子教导出来了两名圣人。 颜回背着一袋粮食回来了,“老师,我借到粮食了。” 颜回居然可以在这绝境的地方,向别处讨要到一大袋粮食。 这无疑是奇迹一般的能力。 孔子满意的点点头,“去把粮食煮了,分给大家吃吧。” 颜回应声回答道:“是,老师。” 子路就和颜回去煮米了。 颜回这是好不容易才带回来了一石米。 一石,相当于是现在的120斤。 看起来好像很多,可是架不住孔子和他的学生人也多啊。 这一石米坚持不了多久的。 不过有了一石米,也是解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颜回和子路两人身为师兄,当然是肩负起煮饭的责任。 子路生火做饭,颜回就在那里看着火候。 “大师兄,你在这里看火吧。”子路起身,“我再去弄一点柴回来。” “你去吧。”颜回回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