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黎听到钟山的解释,还不够满意,追问道,“那最后呢,给杨昌济守灵这部分,你有考证吗?” 这恰恰问到钟山最不怕的地方,他微微一笑,“三月份我专门去法源寺考察过,当时跟住持亲口确认过,确有其事。” 只不过时间其实是1920年,但是钟山在剧本里已经自圆其说了。 于适之好奇道,“怎么,你写这部话剧,还做过调查?” 钟山点点头,“一次实地调查,一个月的历史档案研读,我差不多翻遍了图书馆涉及百日维新的所有史料,事件都是准确的。” 最后,他看向众人,总结道。 “其实文艺作品,塑造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使广大受众对历史人物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恰恰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功能。基于历史现实的挖掘和阐述,我觉得才能引发观众们的思考。” 金黎这下无话可说了,其他人看着钟山的目光也认真了不少。 于适之拍拍钟山的肩膀,“行!有这个钻研的态度,不愧是咱们人艺的子弟兵!” “话别说的太早!”俞民扬声说道。 他站起身来,高大的体型威慑感很强,显然却依旧不买钟山的账。 “什么人艺的子弟兵?临时工就临时工,临时工就不是自己人!” 他朝钟山比出“大荒囚天指”。 “你小子,既然进来了就干好本职工作!没事儿少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也不知羞!看过几出戏啊,就乱写剧本?想当然!” 钟山不清楚俞民为何针对自己,但这并不影响他有仇当场就报。 “临时工?临时工怎么了?我可以理解为您瞧不起临时工吗?” 钟山挑眉诘问,“当初教员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也是临时工,怎么,临时工就不能创造一个伟大的国家吗?” “现在待业青年这么多,临时工就是他们中的常态!没有正式工作,就不是人了?四十万人,你一个都看不起?咱们俩人,究竟是谁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俞民闻言,气得瞪圆了眼,却无从反驳。 钟山指指剧本。 “就拿这剧本里的人物来说吧。谭嗣同的这个‘军机章京上行走’,一样是个临时工!可这耽误他做出一番事业吗?耽误他以死明志,表达革新的愿望吗?” 他望着俞民,面色坦荡。 “我跟您也打过交道,知道您是副院长,在单位里也很有威望,但我要告诉您,我一样兢兢业业,努力奋斗,一样为院里做自己的贡献!我不觉得羞愧!” “就这《法源寺》的剧本,我本来觉得自己写了东西,肯定首先要想着自己的单位,毕竟这是庇护我的大家庭!” “可我没想到,在您眼里,原来我这个临时工,就是个外人!”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我确实不是‘自己人’,我也羞于与您这种自己人为伍!” 一番怒怼结束,俞民气得手直哆嗦,却也说不出半个字来,小会客室里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钟山望了一眼众人,又看看刁光谭,“各位领导,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就回工作岗位上了。” 此时局面已经接近无法收拾,刁光谭挥挥手,示意钟山赶紧离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