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快别说了!” 陈婶紧张地又看了看周围。 “瞅你饿得脸都绿了。造孽哦...” 她叹了口气,眼神慈和: “都是苦命人... 我瞅着你,就想起我家那口子以前...” 话到一半,她赶紧用围裙擦了擦手: “以后要是实在过不去, 厨房后头潲水桶旁边那个拐角, 有时会有点...收拾出来的东西。” 苏惟瑾紧紧攥着馒头, 重重点头: “谢谢陈婶!我...我不嫌弃!” 看着陈婶匆匆离去的背影, 他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院子最偏僻的角落。 小口小口地吃着馒头, 每一口都细细咀嚼。 这半个馒头, 比他在现代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此后几日,苏惟瑾果然偶尔能在厨房后那个隐蔽的角落找到“惊喜”。 有时是半块窝头, 有时是一小撮咸菜。 他知道,这都是陈婶冒着风险给他留的。 这日晌午,他刚在角落找到一小碗剩粥, 身后忽然传来轻柔的脚步声。 “你...你是苏小九?” 此时的苏小九已经比以前脱相了很多。 苏惟瑾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朴素却整洁的少女站在不远处。 她约莫十四五岁年纪,眉眼清秀,手里提着个食盒。 “我是芸娘,陈婶的女儿。” 少女轻声说道,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粥碗上,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苏惟瑾这才想起, 记忆中那个曾给过他一个饼的邻家姑娘,就是眼前这人。 芸娘从食盒里取出个小纸包: “娘让我给你带点咸菜,配着粥吃。” 纸包里是切得细细的萝卜干, 还淋了几滴香油。 在这寒冬里,这份心意显得格外珍贵。 “多谢芸娘妹妹。” 苏惟瑾郑重接过。 芸娘浅浅一笑,两个梨涡若隐若现: “娘常说,能帮一把是一把。 你...你也要好好的。” 这时,陈婶匆匆赶来, 见女儿在这,先是一愣, 随即会意地笑了: “芸娘,把食盒给我, 你快回去吧,针线活还没做完呢。” 看着芸娘离去的背影, 陈婶叹了口气: “这孩子...自打她爹病了, 就接些针线活贴补家用。 我这当娘的没用,让她受苦了...” 苏惟瑾默默记在心里。 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他日必当回报。 此后,苏惟瑾时常能见到来给母亲送饭的芸娘。 有时是几块腌萝卜,有时是半个煮红薯。 每次都是匆匆一面,但那抹温暖的笑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