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更显深谋远虑。 本官想听听,若具体施行,该当如何着手?” 他目光炯炯,带着探究和期待。 作为一县之主, 河工水利、钱粮赋税才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远比吟风弄月更能牵动他的心神。 苏惟瑾那篇策论, 俨然是在他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窗, 让他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可能,自然要问个明白。 苏惟瑾心道果然如此。 他略一沉吟, 组织语言(实则是超频大脑将现代项目管理、 组织行为学、应急管理等知识进行本土化包装输出), 从容道: “老父母垂询,学生敢不尽言? 学生浅见,若欲施行, 首重‘组织’与‘钱粮’二字。” “哦?细言之。” 王璞身体微微前倾,显然极感兴趣。 “所谓组织,便是人的调度。” 苏惟瑾条理清晰。 “可仿军制,但去其戾气。 将全县需服徭役之丁壮, 按保甲编列,登记造册。 择其精壮知水者, 组建‘河工常备营’, 给予些许钱粮补贴, 使其专司堤防巡查、 小规模修缮之事,可谓‘专业队伍’。” “其余丁壮,则按地域编为‘预备役’, 农闲时集中调训,学习基本河工技艺,熟悉器械。 一旦有事,即可按图索骥,迅速征调, 免去临事慌乱、胡乱抓丁之弊。 此谓‘平战结合’。” 王璞眼中精光一闪, 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 “常备营…预备役…妙! 如此一来,人力便不再是散沙一盘! 那钱粮呢?以工代赈虽好,钱从何来?” “钱粮之筹,可分‘官、民、商’三途。” 苏惟瑾早已备好答案。 “官,乃府库拨款、徭役折银,此为根本。 民,可劝谕乡绅富户捐输, 或以其所捐钱粮抵扣部分徭役, 予其旌表,立碑刻名以彰其德, 此谓‘利益引导’。” “至于商,”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学生听闻,沭水疏通后, 下游航运可直通淮安, 商贾获益最巨。 或可试行‘航道维护捐’, 凡经沭水运输之商船, 按货值或船型大小, 收取微量捐银,专款用于河道维护。 取之于商,用之于商,亦可谓公平。 当然,此法需谨慎, 须防吏员借此盘剥,反成民害。” 王璞听得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这哪里是一个童生的见解? 这分明是久历官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