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父皇明鉴,儿臣所得启示虽零碎,但核心无非‘便捷’与‘通达’四字。”他先抛出核心观点,吸引注意力。 “先说这‘纸’。”赢昊从袖中取出那张草纸,双手呈上,“父皇请看,此物轻薄柔软,一卷竹简之内容,或许只需数张纸便可记录。若能量产,则朝廷政令传递,不再需要车队运送沉重竹简,一骑快马足矣!速度何止快上数倍?各地文书上报,亦能更加及时!此其一利,政令速达。” 内侍将草纸接过,呈给始皇。始皇用手指捻了捻那粗糙的纸面,又看了看赢昊,眼神微动,示意他继续。 “其二,”赢昊见初步引起兴趣,趁热打铁,“竹简昂贵,抄录典籍耗时费力,故学问多为贵族垄断。若纸能量产且价廉,则寒门学子亦可购纸习字、抄录经典!长此以往,我大秦能识字明理之人必将大增!人才辈出,何愁国家不兴?此乃文教普及之利!” 他巧妙地将造纸术与人才选拔、文化传播联系起来,这无疑击中了始皇重视官僚效率和帝国长久统治的需求。 始皇的目光果然更亮了一些,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 赢昊心中稍定,继续扩大“饼”的范围:“再说修路。父皇已修驰道,连通天下,功在千秋。然儿臣所见之‘路’,更为坚实平整,不惧雨雪,名曰‘水泥路’。” 他尽量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若能将驰道关键路段,乃至各郡县官道,逐步以水泥加固拓宽,则效果如何?大军调遣,可朝发夕至,再无泥泞阻滞之扰!四方商旅,货物运输损耗大减,流通加速,则市面繁荣,赋税自然增收!此乃强兵富国之基!” 他甚至开始展望更宏大的蓝图:“路通则信息通,物资通,人心亦通!帝国疆域辽阔,若有如此便捷道路网络,则中央掌控地方,如臂使指!边境若有烽火,援军旦夕可至!此乃江山永固之本!” 赢昊越说越投入,仿佛眼前已经出现了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的古代高速公路网。他接着又简要提及了改良农具(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兴修水利(可以抗旱防涝)等想法,虽然细节模糊,但方向明确,都指向一个核心——提升大秦的综合国力。 整个过程中,赢昊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空谈道德,所有的论述都紧紧围绕着“实际效用”展开,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始皇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的表情依旧沉稳,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不时闪过锐利的光芒,尤其是在赢昊提到“政令速达”、“强兵富国”、“江山永固”这些关键词时,他的身体会微微前倾,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直到赢昊告一段落,端起内侍奉上的温水喝了一口,始皇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但问题却直指核心:“昊儿,你所言种种,确实令人神往。然,造纸之术,你已有初步成果,尚可一说。那水泥为何物?如何制成?改良农具,具体何如?这些……你果真知晓其法?”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画饼容易,落地难!始皇直接问到了最关键的技术可行性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