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千贯,一千贯算个屁啊。 太原王氏,河东柳氏,谁在乎个一千贯。 但现在他们又不好说话,因为今日这里,李岫是主人。 李岫平静的看向安庆宗道:“既然安贤弟有心,那么诸位都来试试。” “是!”众人齐齐拱手,一时间气氛严肃起来。 “在下抛砖引玉吧。”张镐淡淡的看了众人一眼,尤其是安庆宗。 其实这里除了张镐和岑参,其他人都算有官身,还有三个新科进士。 而且还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都在。 见众人没有反对,张镐站了起来,慢慢来回踱步道:“朱门酒暖融春雪,寒士衣单卧路尘。莫向东风夸盛景,街头犹有卖薪人。” 最后一字落下,安庆宗的脸色有些难看。 大家都是读书人,这里面的讽刺清晰可见。 “某接着来吧。”岑参站了起来,看向东南方向,轻声道:“关门锁归路,一夜梦还家。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长安三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 岑参虽然是南阳人,但他在杜陵边和兄长一起度过了耕读的十年。 杜陵别业是安心之地。 岑参诗名惊人,众人算是见识到了。 王阅,柳浑,甚至元载,三人都各做了一首诗,但别说是岑参了,就是张镐的诗,他们也比不上。 李岫轻轻的看向安庆宗。 安庆宗深吸一口气,对着李岫拱手道:“长安人物风采,在下见识到了,如今尝试一作。” 李岫默默的看着安庆宗。 安庆宗缓缓抬头道:“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众人微微一愣,随即诧异的看向安庆宗,这诗是他能做出来的,“苦处征战”? 韦谅低头冷笑,“为国忠贞”?安禄山的儿子? 李岫面色微微凝重,安庆宗的诗,其实已经不在岑参之下,难道他自己出的一千贯,自己拿回去,顺带还扬了名? 李岫侧身,看向韦谅道:“谅弟,你来试试,若是有成,为兄这里加两千贯,和安贤弟三千贯一起作赏。” 韦谅一愣,李岫好算计。 若是成了,钱归了韦谅;若是不成,虽然多出了两千贯,但这个名声,李岫和安庆宗一起得了,但锅韦谅背了。 韦谅一时间有些好笑,心下却是微冷。 他将手里酒杯放下,拿起酒壶,在嘴里狠狠的灌了一口,然后才提着酒壶摇摇晃晃的站了进来。 他一步步跌跌撞撞的向前,抬起头。 夕阳已落。 星辰漫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