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宫门前原本森严的警卫果然依令撤去大半,仅留数人值守,职责明确为核查入宫官员身份品级及是否携带兵刃,并明确宣告:五品及以上官员,无需通传,可直入东宫新建之“咨政堂”候见太子。 咨政堂设于东宫前廷一侧,原本是一处闲置的偏殿,仓促整理而出。 殿内陈设简洁,北面设一略高于地面的平台,上置太子座榻与书案。 平台下方,左右各设两排坐席,供东宫属官及伴读陪侍。 中间留出大片空地,铺以苇席,供谒见官员站立陈词。 殿柱与墙壁上新挂了幾幅劝学励政的箴言书法,墨迹犹新。 整个环境力求营造出一种肃穆、开放、以供论政讲学的氛围,但难免透着几分临时布置的仓促感。 消息传出后三日,东宫并未如预想般门庭若市。 大多数官员仍在谨慎观望,毕竟直面储君进言,尤其是面对一位风评不佳、近期又行为诡异的太子,风险与机遇并存。 然而,终究有人按捺不住,或为信念,或为名利,成为了首批踏入这“咨政堂”的“谏言者”。 首位登门者,乃是侍御史韦思谦。 此人年约三十二,面容清癯,目光锐利,身着青色御史袍服,手持象牙笏板,步履生风。 他在宫门处被侍卫依例拦住,验看鱼符,确认品级,并检查是否携带利器等物。 韦思谦面无表情地配合,待检查完毕,侍卫侧身让开道路,告知:“御史请,太子殿下已在咨政堂等候,直入即可。” 韦思谦微微颔首,整了整衣冠,便大步流星向内走去,对沿途略显空旷的宫苑景致目不斜视。 此时,咨政堂内,太子李承乾端坐于上首座榻,其右脚因足疾依旧不便,刻意用袍服下摆遮掩。 书案上摊开着《唐律疏议》。 左侧席位上坐着新近调任的太子右庶子李百药,神色严肃;右侧则是伴读许敬宗,面带微笑,眼神却不时打量四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