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在此立誓,必与山东百姓共度此难!-《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2/3)页

    李承乾没有理会,他的目光越过属官,落在不远处一个正在用破瓦罐从路边浑浊水洼里舀水的老翁身上。

    那水洼泛着绿沫,旁边还有牲畜的粪便。

    “去个人,问问他们从哪里来,情况如何。“

    李承乾命令道,声音低沉。

    一名机灵的东宫侍卫领命而去,很快带回了一个面容枯槁、眼窝深陷的中年汉子。

    那汉子见到李承乾的仪仗,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不…不用怕,“

    李承乾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些。

    “我是朝廷派来赈灾的。你们是从曹州还是濮州来的?家乡情形到底怎样?“

    那汉子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滚下两行热泪,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青…青天大老爷!小的…小的是从濮州鄄城逃出来的…没法活了啊!蝗虫…蝗虫过境,天都黑了啊!密密麻麻,像乌云一样,落下来,咔嚓咔嚓…一会儿功夫,地里的庄稼,连杆子都没了啊…全没了啊!“

    他说着,情绪激动起来,双手比划着,身体剧烈颤抖。

    旁边另一名工部负责仓储的郎中皱眉问道:“官府没有组织扑打?义仓呢?没有开仓放粮吗?“

    “打?怎么打?“汉子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一开始也打,县尊大人还下了令,交多少蝗虫换点粟米…可那玩意儿越打越多,铺天盖地!”

    “后来…后来也没米换了。义仓?那点粮食,还没闻到味儿就没了…衙门里的差爷都说没粮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他喘着粗气,继续说道:“树皮…草根…能吃的都吃光了。后来…后来听说有人吃了那蝗虫,结果…结果上吐下泻,没两天就…就没了!”

    “都说是蝗神发怒,不敢再碰了啊!实在没活路了,只能逃…往西逃,听说关中有粮,能有条活路…“

    属官们沉默了下来。

    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不仅是蝗灾本身的破坏,更有救灾不力带来的秩序崩坏和希望泯灭。

    李承乾听着,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想起李逸尘关于扑杀工具、关于石灰、甚至关于那惊世骇俗的“食蝗“之议。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那些看似精巧的策论,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又如此…迫在眉睫。

    “这一路上…死了很多人吗?“李承乾的声音干涩。

    汉子木然地点点头,指了指来路。

    “一开始还埋…后来,没力气了…路边,沟里…都有。有的村子,都快死绝了…“

    一股寒意从李承乾的尾椎骨升起,瞬间蔓延全身。

    就在李承乾与属官问话,内心深受冲击的同时,李逸尘并未待在官员队伍中。

    他借口观察路边被啃噬的植被,悄然走到了离灾民队伍更近一些的地方。

    他没有像太子那样引人注目,只是沉默地行走、观察,将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细节刻入脑海。

    史书上寥寥数笔的“大蝗“、“人相食“,在此刻展开了它全部的、令人窒息的细节。

    他看到一个孩子,蜷缩在母亲的背上,脑袋无力地耷拉着,眼睛半睁着,却没有任何神采,只有一群苍蝇顽固地围绕着他溃烂的眼角飞舞。

    那母亲似乎已经习惯,连驱赶的动作都无力做出。

    他看到一具几乎被野狗啃食殆尽的尸体,残存的衣物碎片勉强能分辨出是寻常农户的打扮,就那样曝尸于荒草之中,无人理会。

    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腐臭味,源头正是于此。

    他看到几个灾民围坐在一小堆篝火旁,火上架着一个破损的陶罐,里面煮着黑乎乎、看不出原本模样的东西,像是剥了皮的树根,又混合了些许观音土。

    他们的眼神,紧紧盯着那翻滚的浑浊液体,充满了野兽般的渴望。

    李逸尘的胃部一阵痉挛。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灵魂,他见过贫困,却从未如此直观地面对过这种彻底的、原始性的生存绝境。

    现代的灾难救援,有完善的体系、快速的物流、专业的医疗,而这里,只有最赤裸裸的生死挣扎,文明的的外衣在这里被剥蚀得一干二净。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不仅是对灾情的评估,更是对潜在危机的预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