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他身边有自己……-《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2/3)页

    末了,他带着一丝困惑和担忧问道:“先生,父皇虽言只是随口一问。”

    “但学生观其神色,似乎……并非全然不信。”

    “先生博闻广识,可知此道……究竟虚实如何?”

    “世间是否真有那稳妥无虞的延年之法?”

    殿内烛火噼啪一声轻响。

    李逸尘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

    “殿下,臣于丹鼎之术,实无涉猎。然据臣所知,古籍所载,乃至前朝旧事,凡追求金石丹药以求长生者,其结果……大多不堪。”

    “所谓金丹,多含剧毒之物,少量服食或可令人一时精神亢奋,似有返老还童之效。”

    “然毒素积于五脏,久而弥笃,非但不能延寿,反而戕害性命,甚者暴毙而亡。此非延年,实乃催命。”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断定。

    “臣可断言,世间绝无依靠吞服金石丹药而得以长生之人。此路,绝不可行。”

    李承乾听得心头凛然。

    先生的话语如此肯定,彻底打消了他心中仅存的一丝侥幸。

    他想起史书上那些服食丹药后性情大变、乃至身死国灭的帝王,不由一阵后怕,庆幸自己当时态度坚决。

    “那……父皇所问‘稳妥、不那么激进的养生之法’?”李承乾追问道。

    李逸尘摇了摇头。

    “臣于此道,所知确实有限。仅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导引吐纳,或可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然此亦非长生之术,终难违抗天命寿数。”

    “陛下若问起,殿下只需据实以告便可。切不可为迎合上意,妄言虚无缥缈之法,此非人臣之道,亦非人子之道。”

    李承乾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了。

    先生的意思很清楚,丹药之事,危害巨大,必须坚决反对。

    至于其他养生之法,知之甚少,不必夸大,如实回应即可。

    这其中的分寸,他已然把握。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足疾,不由苦笑。

    “说起强身健体,先生教授学生的那些活动关节、拉伸筋络的法子,近日倒是一直在坚持,只是效果甚微,这脚踝依旧如此。”

    李逸尘看向他的右足。

    “殿下足疾乃旧伤,经络受损,非一日可复。”

    “臣所授之法,旨在活络气血,防止筋肉萎缩,乃固本培元之基。”

    “欲见大效,需持之以恒,恐非数月乃至数年之功。殿下需有耐心。”

    李承乾叹了口气。

    “学生知道了。”

    他对于李逸尘的话是深信不疑的。

    既然先生说需要时间,那便坚持下去就是。

    相较于以往那些太医束手无策,只能开些止痛汤药的情况。

    先生至少给了他一个明确的方向和一丝希望。

    将心中两大疑虑都得到了明确的答复,李承乾感觉轻松了不少。

    他重新将思绪拉回到朝局之上,脸上露出一丝锐气。

    “经此一番博弈,那些世家如今倒是安分了不少,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如之前那般肆无忌惮。”

    “眼下,正是我等趁势发力之时。学生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势力,推行新政。”

    李逸尘再次颔首。

    “殿下所言甚是。稳守东宫,推进实务,积累实力,此乃当前要务。”

    然而,李逸尘眉宇间却隐隐透出一丝凝重。

    李承乾见李逸尘眉宇间笼罩着一层罕见的凝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极其重要且棘手的事情。

    他了解李逸尘的习惯,知道这种沉默意味着非同小可的考量,便也安静下来,不再出声打扰。

    只是耐心地等待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

    李逸尘的思绪,此刻已从东宫与世家的博弈、雕版印刷的未来,飘向了更为遥远和紧迫的东北方。

    一个被他悬在心头的历史节点,随着时间步入贞观十六年的十一月,变得越来越清晰。

    高句丽。

    泉盖苏文。

    他的记忆清晰地告诉他,就在贞观十六年的十一月。

    高句丽那位野心勃勃的权臣泉盖苏文,将发动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