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刺杀将领,打击其指挥系统!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高句丽还未与大唐主力交锋,后方已然陷入了混乱和虚弱之中! 这效果,岂止是骚扰? 这简直是掐住了泉盖苏文的命脉! “两百人……仅凭两百人……” 李世民低声喃喃,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不由自主地再次拿起那份密报,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仿佛要确认这不是幻觉。 他回想起太子当初阐述这支小队作用时提到的词,当时听起来还有些玄乎。 如今看来,竟是如此精准! 这背后的谋划眼光,何其毒辣!何其精准! 这绝非常规的军事思维! 通过这支小队,将这种全新的、高效的战法应用到了实战之中,并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堪称奇迹的战果! 李世民感到一阵心惊,同时,一股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也随之涌上心头。 高句丽后方如此大乱,粮草紧缺,民心浮动,军心必然受影响。 这对于即将在开春发动攻势的大唐主力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 敌方未战先乱,此消彼长,大唐获胜的把握,何止增加了五成?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三个好字。 脸上终于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振奋笑容。 “高明,你此次……立下大功了!这支小队,当记首功!” 他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赞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这个儿子,不仅在财政、政务上给了他太多惊讶。 如今在军事谋略上,竟然也展现出了如此惊人的、迥异于常人的眼光和魄力! 而这一切,似乎都与他背后那若隐若现的“高人”脱不开关系。 “此乃父皇洪福齐天,将士用命,儿臣不敢居功。” 李承乾压下心中的激动,谦逊地回应。 但他知道,父皇此刻的赞赏是发自内心的。 “你不必过谦。” 李世民摆了摆手,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充满斗志。 “高句丽经此一击,已是元气大伤,内部必生裂隙!此乃天赐良机!” “太子,要犒赏此次所有立功将士,家属亦加倍抚恤!” “儿臣遵旨!”李承乾躬身领命告退。 随即,李世民将朝堂重臣招来商议高句丽之事。 李世民端坐于上,面色沉静,目光扫过刚刚被紧急召来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积、唐俭、高士廉。 “召诸位爱卿前来,是有关于高句丽的最新情况。” 此言一出,殿内几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一瞬。 高句丽,是当前朝廷的头等大事,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据刚刚得到的密报。” 李世民的目光掠过众人,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 “高句丽境内,近日接连发生巨变。其境内多处重要粮仓,突遭焚毁,损失惨重。” “其国内,已出现大规模抢粮风潮,民间存粮急剧消耗,粮价飞涨,乃至有价无市。” 他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地传入在座诸人的耳中。 他没有提及消息来源,更没有提及太子以及那支秘密小队。 只将结果平铺直叙地陈述出来。 然而,就是这平静的叙述,却在几位重臣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长孙无忌捻着胡须的手指骤然停住,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粮仓被焚?民乱抢粮? 这……这绝非寻常变故! 虽然朝廷已经开始了对高句丽采取行动,但据他所知目前只是达到了以盐换粮的地步。 陛下消息如此灵通,甚至快过了朝廷常规的边报速度…… 而且,陛下言语间对此事似乎并无太多意外。 房玄龄抚须的手也顿了顿,眉头微微蹙起。 他同样瞬间意识到了这消息背后的不寻常。 这等手段,狠辣、精准,直击要害,绝非高句丽内部势力所能为,也更不可能是巧合。 是陛下另外安排了人手? 还是……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太子的身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