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御书房烛火摇曳。 将朱元璋孤寂的身影投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奏折,上面是燕王朱棣白日里代为批阅的朱批。 字迹苍劲有力,意见条分缕析,处置果断得当。 甚至在某些军务上的见解,让朱元璋都暗自点头。 这确是他的种。 是他诸多儿子里,最像他年轻时那个杀伐决断,锐意进取模样的一个! 这份才干,这份在军中潜移默化积累的威望,本该是辅佐太子,稳固大明江山的绝佳臂助…… 然而,朱元璋的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响声。 越是看到朱棣的出色,他心中那股不安就越是强烈。 叶凡那小子看似荒诞的“只需八百人,先下手为强”的言论,此刻却像鬼魅般在他脑海中盘旋。 老四虽无重兵在手,但他在北平等地的旧部,他在军中的那份影响力…… 若他真有异心,凭借其才能和威望,未必不能掀起风浪! “难道…真要让咱走到那一步吗?” 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对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动手,他于心何忍? 虎毒尚不食子! 那是和他血脉相连,最肖似他的老四啊! 可若不动……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 标儿仁厚,这是他的优点,但在某些时候,也是致命的弱点。 面对一个能力、威望都可能超越自己,并且可能存有野心的兄弟,标儿真能压得住吗? 一旦自己龙驭上宾,这大明的江山,会不会上演兄弟相残的惨剧? 甚至…… 更糟?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空旷的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父子亲情,一边是江山社稷的稳固,这抉择如同油煎火烤。 恰在此时,毛骧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躬身低语。 “陛下。” 朱元璋脚步一顿,锐利的目光扫过去。 “说!” 毛骧将东宫之内,太子朱标如何欣赏燕王才能,甚至萌生退让储君之位的念头,以及叶凡如何严厉斥责,剖析利害,最终让太子收回心思的对话,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禀报了上来。 当听到朱标竟然说出“若他日将大明朝交到四弟的手中,未尝不是一代盛世”这样的话时,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顶门!!! 他猛地一拍御案。 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起来! “混账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