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对待旁人,可以冷酷无情,铁腕肃贪。 可对这位在他最困难,最卑微时伸出过援手的表哥,陛下心中那份复杂的亲情和感恩,会不会压倒国法? 会不会成为新政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如果自己贸然彻查,甚至动用雷霆手段,会不会触怒陛下? 会不会让陛下觉得自己是故意针对他的亲人,是在打他的脸? 毕竟,仆从的行为,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下人无知”,朱六九本人完全可以推脱不知情。 自己若揪住不放,会不会被视为不识大体,甚至……忘恩负义? 可若是不查,或者轻轻放过…… 那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还如何推行? 天下人都会看着! 陛下亲自赐予的“先斩后奏”之权岂不成了笑话? 那些正在观望,甚至暗中抵抗的勋贵豪强,立刻就会找到借口,新政将寸步难行! 他刘伯温,也将成为千古罪人! 进退维谷! 左右为难! 刘伯温痛苦地闭上双眼,手指用力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朱元璋那深邃难测的眼神,感受到了那无声的压力。 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逃避和妥协都不是办法! 既然撞上了,就必须面对!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摊开账册,拿起笔。 他决定,不急于采取任何过激行动,更不能直接去触碰朱六九本人。 他要做的,是先把情况彻底摸清楚! 将这些挂在朱六九名下的田产,其来源、其现状、其实际掌控人,以及是否存在欺压百姓,逃避税赋等情事,尽可能详细地调查清楚! 他要准备一份尽可能翔实,证据确凿的奏报。 将所有的利弊,所有的可能性,都清晰地摆在陛下面前。 最终如何决断。 是严惩不贷,还是网开一面…… 这个权力,必须交还给陛下本人! 他刘伯温可以冲锋陷阵,可以背负骂名。 但这把“火”,绝对不能由他来点向陛下的至亲! 他只能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情况的呈递者。 将这道最难解的题,原封不动地送回到出题人的手中。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伯温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就着昏暗的灯火,一字一句地重新核对,分析那些复杂的田亩数据。 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那隐藏的真相和可能存在的罪证。 这一步,他必须走得万分谨慎,如履薄冰…… …… 数日之后。 叶府。 书房内,茶香袅袅。 朱标与叶凡相对而坐,悠闲地品着杯中清茗。 气氛与外界那因国债暴跌而引发的恐慌形成了鲜明对比。 窗外隐约传来市井的喧嚣,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惶急。 但在这方小天地里,只有茶水注入杯中的轻响和两人平静的呼吸。 “老师,最新的消息,国债价格……已经跌回原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