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心中感慨,郑重道。 “毛指挥使辛苦了。” “陛下既然已有安排,伯温自当竭尽全力,推行新政,绝不辜负陛下期望!” 毛骧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如此最好,下官还需即刻前往朱府传旨,护送他二人入京,不便久留。” “刘大人,此地之事,拜托了。” “毛指挥使放心!” 刘伯温语气斩钉截铁。 毛骧不再多言,拱手一礼,转身便走,身影迅速融入门外的黑暗中,只留下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如同来时一般突兀而迅疾。 刘伯温独自站在房内,听着那远去的马蹄声,久久未动。 他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正在缓缓褪去。 东方天际已透出一丝微不可查的鱼肚白。 他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 那口自从查到朱六九父子头上便一直憋在胸口的浊气,终于彻底吐了出来! 紧绷了数日的神经骤然松弛。 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 但他的眼神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 他回身看向桌上那盏孤灯,灯火虽弱,却顽强地燃烧着。 “陛下既已出手……” 刘伯温低声自语,袖中的手缓缓握紧。 “那我刘伯温,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此事,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 数日之后。 御花园里。 晚风带着花香。 亭中设下一桌不算奢华却足够精致的家宴。 朱元璋换下龙袍,只着一身深色常服。 马皇后坐在他身侧,笑容温婉。 朱标则恭谨地陪坐在下首。 而坐在他们对面的,正是从滁州赶来的朱六九和他的儿子朱桓。 朱六九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浑浊而朴实,一看便是常年劳作的老农。 旁边的朱桓则截然不同。 约莫三十上下,面容白净,眉眼带笑,举止斯文有礼,穿着一身青衫,俨然一副读书人的君子模样。 “老哥哥!” 朱元璋一见朱六九,便主动起身迎了上去。 那双平日里锐利如鹰的眼睛里,此刻竟漾着真切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他一把抓住朱六九粗糙的手,用力摇了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