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明日,孤要亲自过问剿匪与防疫之事!” “是是是!下官遵命!下官这就去安排!” 周文元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起身,忙不迭地去张罗。 离开县衙。 前往临时住所的路上。 朱标屏退左右,终于忍不住,带着压抑的怒气对叶凡低声道:“老师!您为何要阻止孤?” “那周文元分明是在狡辩!” “此事定然与他脱不了干系!” “他那副做派,一看便是心中有鬼!” 叶凡走在夜色中,目光深邃,缓缓道:“殿下,我自然知道他脱不了干系。” “那您还……” 朱标更加不解。 “殿下,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叶凡停下脚步,看向朱标,“我们眼下有任何直接证据吗?” “没有。” “那个报信的县吏跑了,刺客全死了。” “周文元将所有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咬定是匪盗所为。” “我们若强行拿人,用什么罪名?凭猜测吗?” “他也是朝廷的官员,没有确凿证据,动他,会引来多少非议?” “打草惊蛇之后,他背后若真有人,只会藏得更深。” 他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他现在以为我们信了他的说辞,暂时放松了警惕,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叶凡的目光扫过寂静的仿佛沉睡着的清河县街道,低声道: “留在此地,以剿匪和防疫的名义。” “我们才能名正言顺地调查。” “查那个‘失踪’的报信县吏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查周文元近来的动向,查他与哪些人来往密切,查县衙的账目,甚至查那些匪盗的来历!” “只要他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他看向朱标,眼神锐利:“我们需要的是能将他,甚至将他背后之人钉死的铁证!” “而不是凭一时怒气,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 朱标听着叶凡抽丝剥茧的分析,胸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更加深沉冷静的谋划所取代。 他明白了叶凡的意图。 以退为进,引蛇出洞。 或者说,稳住对方,暗中搜集证据! 这远比当场发作,却可能因证据不足而无可奈何要高明得多。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重重地点了点头。 “学生明白了。” “是学生一时冲动,险些误了大事!” “就依老师之计,我们便在这清河县,好好地协助这位周县令,剿一剿匪,防一防疫!” 夜色中,两人的目光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