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武松起身,跟着三人进了后衙房间。 满满一桌酒菜,婢女在旁边伺候。 胡瑗坐在主位,按理说,王怀坐在第二个位子。 但是王怀怎么都不肯坐,坚持让武松坐在第二个位子。 武松推辞一番,最后坐下来。 入座后,王怀笑呵呵问道:“不知武松兄弟酒量如何?” “不敢自夸,但喝个十斤不是问题。” “哦?如此海量?” 王怀惊讶,武松笑道:“我羡慕李太白斗酒诗百篇,所以也喜欢喝酒。” 胡瑗笑道:“既如此,多拿就来,今日想听听武松作诗。” 宋城附和道:“不错,一首《临江仙》荡气回肠,想看武松兄弟再作诗几首。” 王怀下令拿酒。 两坛酒摆在桌上,武松也不客气,先喝了几大碗,然后开始吟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武松念的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正好对应饮酒作诗,显得放浪不羁。 一首诗念完,胡瑗赞叹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好诗、好诗啊,再饮一杯。” 科举虽然不考诗文,但诗文却能衡量一个人的才华。 比如王安石、苏轼都是诗人。 觥筹交错,一直到深夜,胡瑗三人被武松灌醉了,宴席才散。 婢女扶着三人回房歇息,武松自己走回客店。 到了门口,小厮抱着一口箱子: “武举人,这是知州相公的一点心意,请收下。” 武松没有推辞,收了箱子: “替我谢过知州相公。” 武松回到客店,里面还有人在庆祝。 举人总共10个,客店里还有两个人中了。 武松没有搭理他们,直接回到房间。 潘金莲还没有睡,坐在床边等候。 身上只穿着粉色肚兜。 烛光下,潘金莲肌肤细腻、风情万种。 “官人回来了。” 潘金莲赶忙替武松换衣服洗脚。 “知州相公可还好?” “好,送了一箱银子。” 潘金莲打开箱子,脸色震惊: “不是银子,是金子!” 武松也微微诧异,里面居然是金条! 这个王怀,出手如此阔绰。 “官人,这知州怎么如此大方?” 潘金莲忍不住拿起金条咬了一口,激动道: “是真的金条!” 这是她第一次拿到金条。 在张大户庄子上,她只见过一次,从未碰过。 武松笑了笑,说道:“不用这般,日后金银珠翠有的是。” “这恩州府比清河县热闹,明日我陪你买些首饰。” 潘金莲抱住武松,肚兜贴在武松脸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