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潘金莲收拾好行装,秀眉也披上了斗篷,换上了紧身的衣裙。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多,早晚天气寒凉。 马车已经准备好,婢女把东西驮在驴背上。 武松骑马、潘金莲、秀眉乘坐马车,跟随的婢女也有驴子可以骑。 “官人呢?” 潘金莲没见到武松,问府上的婢女。 婢女笑了笑,看向李瓶儿的卧室。 秀眉低声笑道:“官人临走还要和瓶儿妹妹睡一觉。” “我看不是官人想要,是瓶儿想要。” 潘金莲知道武松快不了,索性就等等。 等了半个多时辰,武松终于从房间出来。 潘金莲笑问道: “瓶儿妹妹可好了?” “起不来了,我们走吧。” 马车到了前院,花子虚正和武大郎说话。 武松走过去,问武大郎昨夜睡得怎么样? 武大郎不好意思地嘿嘿笑... 花子虚挤眉弄眼道:“大郎哥不可貌相,那两个婢女走路都不稳了。” “哥哥家里都是好汉,不愧是一母同胎。” 花子虚很羡慕,武大郎长得这么矮小,居然这么勇猛。 两个婢女昨晚上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武大郎本来脸就黑,这下更黑了。 “你这兄弟真是,那两个丫头跟妖精似的,我赶又赶不走...” 武松笑道:“哥哥别担心,回到家里,我不敢嫂嫂说。” “可不能和秀秀说。” 武大郎惧内,怕黄秀秀知道他在外面风流。 “三弟,时候不早了,我得启程了。” “日后有什么事情,派人到清河县送信就是。” 花子虚不舍,说道:“我送送哥哥。” “别客气了,你身子骨不好,好好养着。” 天气转凉,花子虚确实身子骨不行。 “那...哥哥慢走,路上小心。” 武松一拱手,翻身上了骏马。 武大郎爬上驴背,跟着马车缓缓出了花家。 孟玉楼的车夫见到,马上跟着队伍出发。 离开清河县赶考的时候,武松只带了潘金莲一个人。 如今考试回家,已经有了二十多个人跟着。 如果当绿林好汉、梁山贼寇,哪有这等风光。 做人,就要读书走正道! 不提路上风餐露宿,几天后,武松回到了清河县。 当武松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街上,身后跟着几辆精致的马车,还有二十多个童仆、婢女跟随,立即引起了轰动。 街坊邻居都来围观。 “二郎回来了,回来了。” “我们清河县的解元回来了。” “二郎,你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炊饼铺子前围了上百人,堵得水泄不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