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省试一个月后,就是殿试。 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科举考试。 宋代的殿试开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目的是防止官僚贵族弄权舞弊,卷子由皇帝亲自过目排名。 当然,宋太祖赵匡胤这样做,也是为了打击权贵,让所有进士及第的考生成为“天子门生”。 从此以后,所有进士及第的官员,都可以说皇帝的学生。 所谓天地君亲师。 皇帝既是君,也是师! 省试属于选拔考试,8千多人参加考试,录取进士只有3百人。 而殿试不一样,殿试不再淘汰,只分名次,然后根据名次决定官职和以后的发展。 时间很快过了一个月。 一大早,客店的老板在楼下敲锣,挨个房间敲门,提醒大家参加殿试,不要迟到了。 武松起床,洗漱完毕,换好衣服。 楼下准备了状元宴,是客店老板免费给参加殿试考生的。 参加殿试的都是准进士,以后都是朝廷官员,免费给一顿早餐,早结善缘。 武松捡了肉包子吃个浑饱,又喝了两大碗茶。 殿试持续一天,不能提前交卷。 考场只提供茶水,不给食物,所以要吃饱。 吃饱后,武松大步走向皇宫。 殿试的地点在集英殿,在皇宫里面。 抵达宫门口时,何运贞、林震都在,欧阳雄、陈欢、王禄一帮人也在。 见到武松,欧阳雄、陈欢几人恭敬行礼: “武兄。” 就连高傲的王禄也对着武松行了一礼: “武兄弟。” 武松对着三人微微点头,算是回礼。 《传习录》出版后,武松在士林中的地位很高,已经是半神的存在。 “哥哥今日必中状元。” 何运贞笑呵呵牵着武松的手,紧紧跟在身边,以此显示自己和武松亲近。 林震也凑过来,显示自己和武松很熟,地位不一样。 贡士齐聚,宦官带着禁军到了门口。 “圣上有旨,请诸位贡士入殿。” 说罢,宦官引路,禁军两边列队,三百贡士往里走。 武松走在最前面,因为他身材高大、步伐快,也因为他是省元。 何运贞、王禄、欧阳雄等人跟在身后。 武松心中暗暗嘀咕: 李杰那厮跑哪去了?怎的不见? 难道他放弃了? 不可能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