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多时,一个身穿紫袍、腰缠金带的太监走出来。 正是徽宗的贴身太监杨戬。 身后跟着鸿胪寺卿钱金辅。 没见到徽宗赵佶,武松转头低声问道: “官家不来?” 何运贞微微摇头,没有说话。 走到台前,太监杨戬扫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武松身上。 武松抬头直视杨戬,魁梧的身材在一众进士里显得鹤立鸡群。 杨戬微微颔首,开口道: “奉圣上旨意,咱家到此宣布进士及第名单。” “圣上说,恭喜各位进士,日后须好生为圣上分忧,知圣意、体圣心,莫要想岔了。” 这话是说给支持旧法、主张中立的考生听的。 这次殿试,只有十几个人支持新法。 在徽宗赵佶看来,只有这十几人是可用之才,其余都是滥竽充数。 “臣等领旨。” 众人拱手行礼,接下徽宗的旨意。 杨戬看向武松,说道: “圣上让咱家带个话,专给状元郎的。” 武松往前一步,拜道: “微臣恭听。” “圣上说,状元武松实至名归,深得朕心,日后须努力。” “谢圣上。” 杨戬抬手,小太监捧着锦袍、玉芴上前。 “武状元,这是圣上赐给你的。” 小太监捧着走下来,武松双手接过,拜道: “微臣再谢圣上厚恩。” 所有人看着武松单独接受皇帝的赏赐,羡慕嫉妒恨。 特别是王禄,他以为自己十拿九稳,能进一甲。 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在三甲,而且垫底。 前几天听说中了榜眼,嚣张得不行,以为可以平步青云。 如今想来,恍若一梦。 这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太难受了! 杨戬又看向何运贞、欧阳雄,说道: “榜眼、探花,圣上也有赏赐。” 两个太监捧着东西下来,两人同样接了,一起谢恩。 不过,他们两个人的笏板是象牙做的。 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君子如玉。 玉芴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能用,其他大臣只能用牙笏,也就是象牙做的笏板。 徽宗此举的意思很明显,武松以后至少官居三品以上。 一甲进士赏赐完毕,杨戬带着人走了。 剩下的二甲、三甲,由鸿胪寺卿钱金辅唱名。 唱名过后,由鸿胪寺组织走马游街。 300匹骏马准备好,所有人上马,鸿胪寺的差役开道,从鸿胪寺出发,沿着街道走一圈。 武松骑马在最前面,何运贞、欧阳雄随后,其余人在后面跟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