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胡瑗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又把《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翻出来,也象征性地改了几个字,然后提名。 放下毛笔,胡瑗作出一副很累很辛苦的姿态: “二郎啊,给你的书修改,不容易啊。” “你拿去刊印,记得我替你改了,须署我的名字。” 武松站起身,恭敬地行礼作揖: “辛苦老师修改,学生感激不尽。” “不需这许多客套,记住,署我的名字。” 说罢,胡瑗清高地离开茶肆。 武松把书收起来,心中暗道: 国子监的人这么不要脸吗? 白嫖我的劳动成果,还如此冠冕堂皇。 武松提着布袋就要走,伙计追上来,笑呵呵说道: “公子,您的茶钱没有付。” 武松愣了一下... 白嫖了劳动成果,还白喝了一壶茶? 老贼无耻! “多少银子?” “五两。” 武松拿出一锭银子给了伙计,提着布包离开。 到了传道书舍,李庸听说武松来了,高兴地跑出来迎接: “武修撰来了,请坐。” 武松坐下来,拿出几本手稿,说道: “这几本是小学开蒙的书,你看看。” 李庸惊喜拿出来翻看,喜道: “都是好书啊,不是小的溜须拍马,武状元这等大才,小可平生仅见。” “你刊印便是,二八分账。” 李庸的笑容僵住了,笑道: “武修撰,上次我贪心署了名,所以让了一成。” “如今这书,我不署名,还是三七分账。” 商人就是商人,这么好的机会,这厮居然不要署名权。 一身铜臭! “那就三七分账吧。” “好。” 李庸合上几本书,猛然见到胡瑗的署名,好奇问道: “这些书...胡博士合著的?” 武松黑着脸说道:“改了几个字...” 李庸了然,笑道: “胡博士有武修撰这样的学生,真是福气啊。” 武松心中暗道: 有你是我的福气...才怪! 多余的话不说,留下手稿,武松起身离开。 李庸连忙安排新的作坊出版《三字经》几套书。 回到家中,武松进了书房,开始写另一部鸿篇巨著: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朱熹最重要的作品。 这部作品确立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儒学核心经典的地位。 也是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基本教材和依据。 虽然武松已经写了《传习录》,但《四书章句集注》仍然有必要。 等武松写完《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他就是北宋的大儒,地位不可撼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