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走进宅子,只见张吉、何正复坐在里面。 何运贞、欧阳雄也在,扈三娘、李二宝陪着说话。 末尾坐着一个年轻男子,武松未曾见过。 “哥哥回来了。” 欧阳雄激动起身,拉着武松坐下。 “何叔、张叔,你们怎的来了?” 张吉激动地起身,笑道: “多谢二郎,圣上昨夜任我为尚书右丞。” 何正复笑道: “我任了枢密直学士。” 武松问道: “何叔不是尚书左丞么?” 何正复叹笑道: “我晓得二郎为我谋尚书左丞的位子,但圣上不曾应允,只许了我枢密直学士的差遣。” 武松点点头,也明白徽宗的担忧。 张吉、何正复都是武松的同伙,如果任职左右丞,只怕又跟蔡京一样。 不过,枢密直学士也是一样的,和武松搭班子做事。 “此事虽是我筹划,到圣上那里要官的,却是蔡攸那厮。” “两位阿叔还需往蔡攸府里走一趟,谢过一次。” 何正复笑道: “方才二郎不在,我们去过了。” “蔡中书说都是二郎的主意,让我们来谢你。” 武松问道: “没有做太师么?做了中书侍郎?” 张吉说道: “圣上许了他尚书左丞兼中书侍郎的差遣,已是位极人臣了。” 徽宗时期,中书省是最核心、最高的行政机构。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是中书令,但因为中书令职权太大,长期空置,只设立副职: 就是中书侍郎。 实际上,中书侍郎就是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 蔡攸得到了尚书左丞兼中书侍郎,就是做了大宋的宰相。 张吉任职尚书右丞,那么尚书省就被武松控制了。 武松任职枢密使,何正复任职枢密直学士,枢密院也被武松控制。 蔡攸、张吉控制政务,武松、何正复控制军务。 至此,大宋的最高权柄,都在武松手里。 原本以为很难得到的东西,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 武松甚至感觉有些不真实。 “如此,我等也算是大宋权臣了。” 武松忍不住哈哈大笑。 何运贞感慨道: “我授了户部员外郎的差遣,欧阳贤弟授了礼部员外郎的差遣。” 欧阳雄激动地说道: “一步登天啊,小弟谢哥哥。” 武松问卢俊义他们的官给了没有,张吉说都给了官,每个人各不相同。 除了杨志、施恩、杨春、陈达、李吉得到了原定的官职。 徐宁得了禁军总教头的差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