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下官是襄阳的知州,不晓得江陵府的情状。” 所谓履职不越权,吴宣文作为襄阳府的知州,不该过问江陵府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江陵府的情况实在太差了。 而且,江陵府的知州罗龟年是蔡京的人,武松和蔡京是对头,吴宣文越发不好说。 正说着,都头来报,说襄阳城内的客店主人家来报官,有个客人不给钱就要走。 吴宣文听了,有些不悦,说道: “这等小事,你让录事参军处置便可,何必禀报我?” 在北宋州府一级,有两个人负责审判: 一个是司理参军,这是州级政府中最主要的审判官,负责审理刑事案件,由科举出身的文官担任,不得由武将或胥吏兼任。 一个是录事参军,主要负责审理民事案件,如田宅、婚姻、钱债等纠纷,也必须有科举出身。 都头禀报的事情,明显属于民事纠纷。 这种案子应该由录事参军负责审讯,不应该惊动他一个知州。 都头回道: “那客人是鼎州的解元钱文。” 鼎州在如今的岳阳、武陵、桃园一带,属于荆湖北路。 吴宣文听了,诧异道: “是他,他家境殷实,为何不给房钱?” 武松听着稀奇,堂堂一个解元,怎么会付不起房钱? 欧阳雄也觉得奇怪,他之前是吉州的解元。 考上解元的那一刻,就有很多人送钱。 特别是进京赶考的时候,送钱资助的人更多,路上不可能缺少路费的。 欧阳雄问道: “他一个解元,怎会缺钱?” 都头脸色有些尴尬,说道: “那钱解元有些...小的不好说。” 武松听着也觉得稀奇,说道: “我们便去看看,解元赖账,倒是稀奇。” “遵命。” 吴宣文起身,带着武松一干人往前,到了正堂。 因为武松是枢密使,吴宣文不敢坐堂,主位让给了武松,吴宣文只在侧面坐下审案。 卢俊义、扈三娘一众人在旁边或站着或坐着,等着看审案。 “将人带进来。” 吴宣文发话,公人传令,两个人走进来。 武松一见此人,立即认出,便是方才在城外投江的书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