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松离开乔家庄,走到汴渠边上。 几艘船停靠在岸边,一个汉子蹲在船尾打火造饭,妇人坐在船舱内,正在奶孩子。 两个半大的孩子坐在船边,手里拿着竹竿钓鱼。 在古代,许多船夫以船为家,因为岸上的土地都是有主的,他们只能漂泊在水上。 武松走到船边,问道: “大哥,王家村在怎么走?” 那汉子抬头看武松,说道: “我也不知,你可问那位丈丈,他是应天府的。” 武松往前几步,一个老汉坐在船头吃酒。 武松上前行礼,问道: “丈丈,那王家村怎么走?” 老汉见武松的模样,问道: “哪个王家村?” “便是闹匪患的那个。” 老汉再次打量武松,收了酒葫芦,摇头道: “不知。” 武松知道这老汉必定有忌讳,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丢给老汉,说道: “请丈丈吃杯酒。” 老汉捡起起银子,入手沉重,足足二十两。 这银子比他跑船半年的钱还要多。 “后生,那王家村没了,莫要再去。” “我知晓,我便是去看看,打甚么要紧。” 老汉舍不得银子,便指了指路,说道: “你往东面官道走五十多里,再往南进山,到了那里,你问人便知晓了。” 武松谢过老汉,当即骑马往东走。 跑了五十多里,坐下战马依旧不疲惫。 这匹马是西夏打仗时缴获的,全身乌溜黑,耐力极好。 到了此处,前方却是多山的地界。 武松停下来,路上有行人,武松问了路,往南进了山里。 走了约莫十几里,路上开始行人稀少。 到了日落时分,武松抵达一处村子。 此时已是冬日,晚风寒冷。 村子里静悄悄,没有人声犬吠,异常死寂。 走进村子,树上挂着许多尸体,死状惨烈。 武松继续往里走,在一处坑里见到草草掩埋的老幼。 咻! 一支冷箭从身后草丛射来,武松连忙侧身躲避。 冷箭插入土中,武松翻身下马,闯进草丛里。 躲藏其中的人已经跑了。 武松快步追赶,很快钻进山里。 那人就在前方,武松却追得很谨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