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松,你休要觉着本王奈何不得你!” 赵桓冷笑,武松静静地站着,等着徽宗出来,不再理会赵桓。 见武松这等模样,赵桓心中愈发愤怒。 徽宗穿着一袭道袍,身后跟着杨戬、蔡攸、林灵素三人。 “微臣武松,拜见圣上。” “爱卿憔悴了。” 徽宗见武松脸色阴沉,人也消瘦了不少,便出言抚慰。 “谢圣上关心。” “微臣回京已有数日,南面方腊仍未平定,微臣今日便回去。” 徽宗点头道: “你去便是,秦王的事情,朕会彻查。” “微臣告退。” 武松非常干脆,转身便离开了长生殿。 蔡攸看着武松离去,感觉武松的气质完全变了。 等武松走了,赵桓说道: “父皇,武松无召回京,是死罪。” 徽宗转头看向赵桓,目光带着冷厉,说道: “朕才是皇帝,轮不到你来说!” 赵桓赶紧低头,说道: “儿臣有罪。” “你有甚么事情?” “儿臣请求派出使者,渡海过去,与金国结盟。” 说到了正事,徽宗才缓和些,说道: “谁人为主使?” “儿臣请求让新科状元秦桧为主使,出使金国,缔结盟约。” 徽宗点头道: “上一科状元是武松,他灭了西夏,平定了西陲。” “那便让秦桧去,他是这一科的状元,他若是能平定辽国,我也给他封侯。” 徽宗觉得武松是状元,能灭掉西夏。 那么,秦桧作为新科的状元,也应该能做到。 当然,赵桓也这么认为。 “儿臣领旨。” 赵桓退出长生殿,到了讲议司。 此时的张拱臣依旧做了讲议司的参详官,而王方平也做回了检讨官。 秦桧则在讲议司里任职副检讨官。 见到赵桓,几人起身行礼。 “本王方才禀明父皇,让秦桧作为主使,出使金国,缔结盟约。” 赵桓看向秦桧,参详官张拱臣问道: “听闻武松也去了长生殿,那厮不曾反对么?” 赵桓冷笑道: “武松算个甚么鸟人,这朝廷姓赵,我是定王。” “他见了本王,须小心行礼,失了半分礼数,废了他的爵位。” 赵桓语气嚣张,张拱臣附和道: “王爷说的是,日后待王爷继承大统,废了武松的爵位便是。” 赵桓摆摆手,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