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完后,张吉说道: “一切都如二郎所料,分毫不差。” 到了这时,何正复也不敢再埋怨武松了。 自认识武松以来,在军国大事上,武松从未错过。 那么以后的事态,也定然与武松所料一样。 张煌说道: “事情如此,这应天府的府尹位子,不可让出去,必须是董府尹。” 应天府内训练了兵马,准备了军械粮草,一切都是为金国南下做准备的。 这里就是武松在北面的大本营,这样的地方绝对不能被夺走。 张渊叹息道: “可是圣旨到了,我等岂能抗旨?” 房间里又是一阵沉默。 张吉无奈道: “只能等二郎想法子了。” 门外传来敲门声,赵惜月开了门,一个小厮站在门口,正是应天府的。 詹体仁起身,走到门口,问道: “甚么事情?” “方才京师又来圣旨了,说由江陵侯任应天府尹,由董祭酒暂代府尹之职。” 詹体仁听了,惊喜问道: “消息属实么?” “属实,圣旨送到了董祭酒手里,由董祭酒继续担任府尹,直到江陵侯南征归来。” 何运贞听完,欢喜道: “我便知道二郎有法子。” 应天府尹保住了,大家都很高兴,李忠问道: “那兵马都监呢?” 小厮回道: “未曾听说。” 詹体仁高兴道: “府尹不换,兵马都监该是也不动的。”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詹体仁打发小厮回去,关上门继续议事。 何正复问道: “二郎让你做的甲车,如今做得如何了?” “二郎命我建造五百辆甲车,我已找了工匠,还有造船的匠人,正在赶制,如今已有了四百多。” “战场还有损耗,你须多做一些甲车。” “我晓得。” 张吉心中默默盘算一番,说道: “算起来,二郎也该快平定方腊,那金国也该快南下了。” 李忠说道: “城内兵马只有三万多,还须再招募一些。” 张吉摇头道: “招募兵马须讲议司核准,此事难做,不如依旧以征调民夫的名义。” 以前士兵征募由枢密院说了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