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珂源在一旁拨着算盘,珠子碰撞的“噼啪”声格外清脆。 “念姐,这三日的收入,抵得上往常一个月的进项了!” “光是给盛京书肆的《三国演义》抄本,就被王掌柜翻印了五回,王掌柜问要不要再印一批,您看这事儿……” 光是那些抄本的三成利就已经让他们赚了不少,对此,张珂源是想继续趁热打铁。 时念淡淡道:“把原本交给他们印,利钱按他说的算。” “另外,让伙计把新排的三顾茅庐剧本给何源送去。” 昨日何源还特意来找过她,说梁王也在等着《三国演义》的后续,想早点看到新剧情。 她当初只是想借话剧让怡红院火一把,盘活生意。 哪曾想蓝星的故事竟这么让这些古人着迷,连王侯都成了“追更人”。 张珂源刚拿着账本离开,念五就急匆匆敲响了房门,语气带着几分紧张: “念姐,永安侯府的下人来了!说……说要包下明日所有的雅间,还特意问了演期……” 时念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抬眸看向念五。 永安侯李睿? 他怎么会突然来怡红院? “他要来看什么?” “说是……专程来听《三国演义》的话剧。” 念五咽了口唾沫,又补充道: “还问能不能让演关羽的十二,明日去侯府里单独唱一段,侯府愿意出双倍的赏钱。” 浅醉正在桌边给戏服绣青龙偃月刀的纹样,闻言手一抖,针尖猛地扎进指尖。 一滴鲜红的血珠落在月白色的绸缎上,格外刺眼。 时念瞥见那滴血,眼里闪过嗔怪。 然而再转头的时候眼底却没了温度。 “告诉侯府的人,雅间可以包,但十二是怡红院的角儿,只在台上唱戏,不接私场。” 她转头看向浅醉,语气放缓了些: “这些杂事交给其他人就行了。” 此时的盛京城被霞光染成了金红色,永安侯府的书房里却透着股刺骨的寒气。 李贤跪在冰凉的青砖上,听着父亲用戒尺敲桌案的“笃笃”声。 他额角的冷汗浸湿了衣领,连大气都不敢喘。 “你去怡红院闹事,还敢烧人家的后台?” 李睿的声音像淬了冰,每一个字都带着怒意。 “如今满盛京都在说《三国演义》里的英雄好汉,讲的是忠义肝胆,你却学那鼠窃狗偷之事,简直是丢尽了侯府的脸面!” 而最让他震怒的是,他作为李贤的父亲,竟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 还是昨日从下属口中听闻,他儿子在怡红院闹了笑话,连带着侯府都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