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顿了顿,声音又低了些,像怕被拒绝似的。 “听说上面有您亲手写的批注?” 时念点头,转身走到戏台中央的长案旁。 案上还堆着未装订的诗稿,每页空白处都用朱笔标着注解。 “黄河:大河,水呈黄色,象征民族之魂”; “长安:古都,喻游子心中的故乡”; 字迹娟秀却有力,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 “你们想要的,是这些?” 她拿起一页稿纸,对着灯笼晃了晃,光影里的朱色注解忽明忽暗,像跳动的火苗。 周子昂眼睛一亮,快步凑到案边。 “正是!有了它,咱们才能真懂蓝星诗里的意思!这东西可比书本金贵!” “金贵?” 时念挑眉,将稿纸轻轻放回案上,目光扫过众人。 “在你们眼里,这些注解是能换银子的宝贝,还是能撑脸面的噱头?”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廊下的热闹。 王思哲攥紧了手里的糕点,指尖掐进掌心。 他确实偷偷想过,若是能把这些注解抄下来,或许能卖给书肆换些盘缠。 至少能在盛京多待些日子,等秋闱放榜的消息,不用再回那个连本书都难找的云河村。 “我不是想换银子。” 穿粗布短打的汉子忽然开口,他挠了挠头,声音有些憨直。 “我就是想知道那些诗的下句。” “这几日大会上没来得及对上,夜里躺在床上总想着,翻来覆去睡不着。” 时念望着他发亮的眼睛,忽然心软。 原来有些人对诗的执念,真能让废寝忘食,抓心挠肝。 她转身,对廊下的人道:“你们可知,为何一本《蓝星诗词集》,能让你们争成这样?” 众人面面相觑,狄英杰挠了挠头,小声道:“因为写得好?比南齐的诗更有气魄?” “并非如此。” 时念拿起案上的装订绳,指尖在绳结上打了个圈,声音轻却清晰。 “因为南齐的书,太少了。” “也太少有人能安安稳稳地读书,太少有人能自由地翻一本想看的书。” 这话像块重石,砸在每个人心上。 一男子的喉结滚了滚,声音发涩: “时老板说得是。” “去年我想借钱家的《西疆志》,钱家管家却扔来张契书,说若是想要借阅,日后就必须为钱家效力。” 那哪是借书?是把自己卖了,换个翻书的机会罢了。 王思哲抬头,眼里的震惊掩藏不住。 他知书金贵,却从没想过,贵到要拿自由去换。 难怪那日,那些人如此拥趸怡红院。 第(2/3)页